本报通讯员 杨源坤 高明存
本报记者 陈坚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青年的力量,青年的涌动,青年的创造,始终是推动各项工作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涟水县法院大力增强青年干警培育力度,激发青年干警干事创业活力,推动青年干警做干事创业的奋斗者,做干事创业的开创者,以实干点燃青春梦想,以奋斗铸就靓丽底色,2024年共有22人次青年干警荣获上级表彰。
青年在学习中“充电赋能”
“《法治的细节》这本书给我很多思考,让我在工作中也能够多几分耐心,以‘如我在诉’的心态去处理案件,让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在涟水县法院举行的“阅见‘青’心”读书分享会活动中,法官助理刘雅玲分享了罗翔撰写的《法治的细节》。
据悉,为推动青年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涟水县法院广泛组织青年干警学习交流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了丰富理论学习方式、增强青年干警学习热情,将学习地点从法院搬到户外,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累计开展了“奋斗者 正青春”“阅见‘青’心”等多项户外读书学习活动。另外,积极开展各类实境学习教育和青年干警团建活动,推动青年干警主动作为、争创一流。实现40岁以下青年干警学习全覆盖,以学习推动法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最高法院公布数据的11项指标,9项指标优于参考区间值、2项指标位于参考区间值内,6项指标居全省前30名。
优化培养方式推动青年“拔节生长”
“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有闯劲,他们是推动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涟水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爱军强调。
近年来,涟水县法院不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有活力、有能力、能干事、会干事的法院队伍,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干警在天平之下努力“拔节生长”。
据了解,涟水县法院院出台《“青年展翼”调研人才库管理规定》,优化入库标准、程序,细化工作职责,动态进出管理,打造一支稳定担当、业绩显著的高素质调研队伍。组建审判业务专家培育人才库,加强高层次后备人才培育,努力培育高层次、领军型、综合性人才。
据统计,涟水县法院2024年累计有45篇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在省级以上平台发表,1篇论文被省法学会评为三等奖;35篇信息被市级以上采用,2篇信息被国家级采用,获评“表现突出的省法院调研工作基层联系点”。
另外,完善导师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新录用公务员指定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作为其导师,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成长成才。强化岗位练兵,开展庭审观摩互评、法律文书点评、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培育更多业务专家、调解能手、技能之星。在全市法院法官助理竞赛中,涟水法院荣获团体第三名,2名法官助理名列全市十佳。
在青年品牌打造中释放“青春活力”
“我院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主业,量身打造特色青年品牌,让青年干警在品牌打造、改革创新等重要工作任务中担重担、受锻炼,大力提升综合素质。”涟水县法院政治部主任孙兆斌介绍。据了解,近年来涟水县法院积极打造各类青年品牌,为青年干警提供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切实推动青年干警攀高比强、跨越赶超。打造“涟法青年说”品牌,开展“争当青年先锋 绽放青春之光”“如我在诉 逐梦前行”等微党课、演讲比赛,累计40余人次青年参与;依托法院“正心廊”廉政中心,大力开展青年廉政文化建设,举办“涟法廉韵 翰墨清风”主题书画鉴赏活动,面向法院青年征集与廉洁相关的书法、绘画作品,累计有23件书画作品参展,为干警们献上了一场传统文化和清廉文化的视觉盛宴。
另外,在法治普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积极开展“爱心暑托班”活动,11名青年干警参与,在暑假期间为100余名困境儿童、“双职工”就业群体子女上法治课;充分依托“小红帽”法治主题班会,选拔11名优秀青年干警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以班会形式进校园开展“预防校园霸凌”“禁毒”“反诈”等各类普法活动,更精准、更有效守护每一位“少年的你”。2024年以来,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校园普法活动15次,覆盖9个中小学校,累计3000余人次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