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驱动智慧警务护航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30日A08
日期:04-30
本报记者 姚瑶
本报通讯员 卢聚炜
长江之畔的江阴要塞,自古以“锁航要塞”闻名,驻扎于此的要塞派出所,从渡江战役“第一面红旗升起地”的红色沃土中汲取力量,以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担当,在49.6平方公里的辖区织就“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网络。面对13.4万人口、3000余家企业的复杂环境,这支荣获54项表彰的警队,以党建红引领警务蓝,以智慧脑赋能治理网,打造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塞样板”。
红色基因铸忠诚:
党建引领平安堡垒
江阴要塞承载着百万雄师渡江战役的红色记忆。要塞派出所将“守忠诚、勇进取、聚民心、争一流”的警队精神融入血脉,构建起坚实的红色堡垒。赵建东所长创新打造的“平安党建联盟”,通过串联11个社区的党员民警、社区干部与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形成三级联动体系。在“心愿墙”与“积分榜”机制下,党员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
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推动“党务+警务+社务”深度融合,通过“红色议事厅”解决停车难、劳资纠纷等民生问题。2025年以来,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队伍累计走访群众2.2万户次,收集社情民意80余条,让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最前沿。
智治融合创平安:
基层治理现代转型
在要塞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大厅,“两队一室”改革带来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社区警务队联动322名微网格员、1425名群防群治力量,构建“平安响应圈”;案件办理队依托“智慧矩阵”,将民生小案破案率提升至95.3%;综合指挥室通过“一图四眼”系统,智能分析7634路监控画面,实现重大安全事故十年“零发生”。
警网融合的创新实践结出硕果。1500余名义警组成的“要塞卫士”体系覆盖全域:瞭望义警整改隐患120处,关爱义警帮扶困境儿童16名,纾困义警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今年2月,通过“两队一室”快速联动,成功劝阻一起电信诈骗,避免群众损失21万元。
智慧警务的深度应用实现质的飞跃。22家智慧校园、75个智慧安防小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1.2%,智慧客运站“鹰眼”系统日均分析客流数据1200余条。2025年,民生案件破获率达81.7%,追赃挽损超百万元。
民心所向即方向:
服务矩阵的温暖答卷
要塞派出所“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64项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累计办理业务25万件,满意率达100%。“智慧档案”系统解决群众难题,如户籍民警通过亲属关系图谱比对,帮助马某解开祖产继承的历史谜题。
服务阵地前移至社区“神经末梢”:新华警务室设立无锡首家移民事务服务站,社区民警全天候下沉网格,将“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服务升级中,要塞派出所始终坚守“人民满意”的初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塞派出所以“枫桥经验”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在长江之畔续写平安答卷。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在智慧警务中寻求突破,于民生关切处彰显价值,这座“江上雄关”证明:真正的平安,既要靠科技赋能的“智治大脑”,更要靠深入人心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