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黄佳余: 以法为光以爱育苗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30日A07

日期:04-30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姚瑶

本报通讯员 江宵斌

在基层警务的平凡岗位上,总有一些人如春雨般默默滋养希望,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茶山派出所社区副所长黄佳余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身着警服,他穿梭于校园与街巷,用责任与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每当黄佳余走进新城逸境幼儿园,孩子们总会兴奋地围上来,亲切地喊着:“黄叔叔来啦!”作为幼儿园法治副校长,黄佳余深知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在课堂上,他摒弃枯燥的说教,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授课。“如果有陌生人说带你去买糖果,该怎么办呀?”他常常以这样的问题引入,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景故事。今年以来,他已走进辖区校园开展6场法治讲座,800余名师生从中受益。

他精心设计的“校园安全小剧场”,更是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在模拟的“拒绝陌生人”“正确求助”等场景中,学会了识别危险、保护自己。在讲解“网络暴力”时,他利用可爱的卡通形象,教导孩子们“不随意转发伤人话语”“遇到欺凌要告诉老师”。课堂上,孩子们争相举手回答问题,求知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法治的好奇与向往。

此外,黄佳余还定期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拉网式”检查。小到玩具螺丝松动,大到食品进货台账,他都一丝不苟,今年已累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他常说:“未成年法治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15岁的小胡因父亲疏于管教,辍学流浪,还频繁因盗窃、打架被派出所传唤。初次见面,小胡满脸叛逆,眼神中充满敌意。黄佳余明白,要改变小胡,必须先打开他的心防。

他从观察到的游戏兴趣入手,主动与小胡聊游戏角色、关卡,即便遭遇冷言冷语,也耐心倾听。渐渐地,小胡从简短回应,到开始主动分享生活琐事,心门悄然开启。

深入交流后,黄佳余发现小胡内心渴望关爱,只是通过错误行为寻求存在感。于是,他制定了“家庭-心理-生活”帮扶策略:联系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小胡辅导,自己也全程陪伴;看到小胡吃泡面,就带他去吃热乎饭,陪他逛公园疏导情绪;多次上门劝说小胡父亲,让家庭关怀逐渐回归。

虽然小胡重返校园的计划暂时搁置,父亲的关爱也还不够成熟,但黄佳余坚信,教育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在工作日记中写道:“少年心中的善念,需要用耐心浇灌。当他愿意说出‘下次不会了’,就是破土而出的第一片嫩芽。”

在一次跨区域办案中,黄佳余在抓捕嫌疑人时,看到其家中简陋破旧,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衣着单薄,眼神惶恐。得知这个家庭本就贫困,全靠嫌疑人一人支撑,黄佳余心中满是不忍。他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现金全部拿出,塞到孩子手中,并细心叮嘱嫌疑人的亲友照顾好孩子。

黄佳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的职责与担当。无论是法治课堂上的谆谆教诲,还是对问题少年的耐心帮扶,抑或是办案途中的暖心善举,他都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温暖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