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赣好百姓事,真情调解榆民止纷争”。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区综治中心,首先印入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眼帘的,便是一进门这两行金色字体的服务承诺,清晰醒目。
近年来,赣榆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资源整合聚力、以机制创新破题、以多调联动增效,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走出了一条具有赣榆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里整合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接待、网格化服务管理、诉讼服务等职能,群众只需进这一扇门,就能享受全流程服务。究竟如何运作,从而实现高效便捷解纷?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成立即将满一年的基层综治中心。
有效整合
“一站式”解百姓忧
在这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赣榆区综治中心里,记者发现了与别家综治中心不太一样的地方——并没有看到常规的一长排不同行政、执法部门的窗口,也没有看到排排坐的工作人员等候问询的大阵仗。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综合受理平台的工作人员。经过纠纷前端引导和精准甄别分流,随之来访者的诉求便会在闭环中流转。
赣榆区综治中心主任徐宾介绍说:“我们经过调研,发现群众来访的问题一般多集中在相邻权、物业纠纷、家事纠纷、民间借贷、人身损害等方面,而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所有部门都在中心开窗口,这样为了全而全反而会浪费人力。”
为此,赣榆区综治中心通过“常驻+随驻”的方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设立“一平台三中心”(综合受理平台、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布局,配备访调室4个、“四心一金”特色调解室5个、诉调室4个、检调室1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1个、速裁庭1个。
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综治中心推动法院、司法局、信访局、检察院、纪检监察等责任单位常驻,N家职能部门随叫随驻,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体系。
记者了解到,对于重大涉众型矛盾,该中心还创新运用“专班推进”机制开展攻坚,通过制定中心职责清单及受理范围清单,细化《赣榆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事项清单》,确保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这里实行更为灵活、实用的‘纵横贯通式’分级流转调解机制。”去年7月下旬,在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区综治中心后,立案庭庭长陆帆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依托综治中心的“一站式”平台,加强与各类优质解纷资源的衔接配合,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机制创新
“全方位”调解服务
“我本来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律师,结果在你们大厅看到了点调台,我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打了一个电话,你看,这位尚律师15分钟后就赶过来了。”在赣榆区综治中心,记者遇到了因医患纠纷而束手无策的当事人刘先生。
为进一步推进调解专业化,赣榆区综治中心采取“信访前置分流,部门依法办理,调解程序优先,非诉全面服务”的运行模式,创新设置了“点调台”服务。“点调台”设有金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医学专家等120人的专业咨询服务团队,群众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专家人员,点对点提供咨询解纷服务,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建议和法律支撑。
通过“点调”律师,刘先生当天接受了专业、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并在律师和综治中心调解员的帮助下,最终顺利收到了赔偿金。
有了这次亲身体验,刘先生对这个帮他解了燃眉之急的地方赞不绝口:“点调台很方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选更适合自己的调解服务。”
类似刘先生这样受益于“点调台”提供司法服务的,仅2025年以来就有918件纠纷,调处成功911件,成功率达99.2%。
此外,赣榆区综治中心还推行专职调解员“巡诊”“问诊”机制,出台《区级(金牌)专职人民调解员与各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挂钩联络工作制度》文件,明确专职调解员每月1至2次以“流动巡回调解”等形式,为镇、村两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上门调解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截至目前,中心已开展巡回调解58次,指导、参与调解案件180余起。
多调联动
“全链条”闭环解纷
今年春节前夕,赣榆区综治中心来了8位老人,反映2024年跟随孙某修路,被拖欠工资9万余元,情绪非常激动。中心立即组织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牌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并通知孙某赶到现场。原来,孙某因家中有事,将工人工资挪用应急。调解团队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孙某承诺10日内筹钱支付工资,并写下承诺书,在中心跟进下,孙某一周内便结清了工人欠款。
赣榆区综治中心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实质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作用,印发访调、检调等相关文件,对重大疑难矛盾实行提级办理,通过专业调解、案件速裁,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今年3月初,赣榆区综治中心仅用2天就成功调解1起涉企矛盾纠纷案件,涉案金额达14.7万余元。案件受理后,赣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承办法官团队深入研究案情,精准梳理争议焦点,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律和情理层面进行释法说理,并结合政策法规提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附强制执行条款的调解协议。
赣榆区通过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让进门的群众“最多跑一地”就能解决问题。2025年以来,全区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680起,其中达成书面协议的1279起,协议金额9528万元,重大疑难复杂纠纷71起。
记者从赣榆法院获悉的另一组数据恰恰印证了区综治中心在实现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2024年综治中心投入运行5个多月后,当年法院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同比下降4.6%,2025年以来该院已先行调解855件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