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值安全官”:小微企业发展“贴心人”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23日A08
日期:04-23
本报记者 尤莉 本报通讯员 陈维彬 张玲
“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现可疑情况怎么做?举报电话是多少?”……在不久前的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昆山市公安局蓬朗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江和“轮值安全官”一同走进康明科创园,借助安全宣讲、问答互动等环节,为工友们呈现了一堂精彩且实用的“安全课”,赢得了工友们的一致认可。
康明科创园作为辖区内鼓励创新、助力企业孵化的创业摇篮,汇聚了10家小微企业,业务范畴覆盖机械加工、进出口贸易等诸多领域。去年年初,为给园区安全保驾护航、推动企业蓬勃发展,蓬朗派出所依托“一企一警”微网格体系,设立了安全联盟主席机制。
所谓“一企一警”微网格体系,是指安排一名民警或辅警专门对接一类企业,常态化推进企业走访、安全宣传、普法教育,以及涉企犯罪预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在此根基之上打造的安全联盟主席机制,则是邀请园内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每月轮流担当“轮值安全官”,借助他们的业务专长与实战经验,携手守护企业安全。
前段时间,李江前往某机器人工艺机械加工企业走访,刚进门,就见负责人刘经理满面愁容,赶忙拉他入座。原来,企业接了一笔外贸订单,利润相当丰厚。正当筹备原料、准备资金投入生产之际,却发现某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报价远低于市场价,刘经理不禁怀疑其货源有问题。他一方面舍不得放弃低价零部件带来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又因企业法务人员稀缺、相关经验匮乏,无法准确评估使用风险,因而陷入两难境地,满心纠结。
“这里面肯定暗藏玄机!”李江联合“轮值安全官”,迅速调配各方力量,集结园内其他9家企业的18名安全员一同行动,对该企业的采购、生产、报关等全流程展开“大体检”,一番彻查后,终于揪出了问题。那家低价供应商根本未取得相关资质,若使用其零部件,不仅极易陷入贸易纠纷,甚至可能触犯法律法规。
“小便宜真的贪不得,稍不留意就掉进‘坑’里了。”事后,刘经理每每回想起此事,仍心有余悸。
为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蓬朗派出所在当月的专题宣讲课上着重普法,深入阐释国家安全法在进出口贸易领域的具体运用。像这般的宣讲活动,他们定期开展,每月一个主题。从紧密贴合进出口贸易特性分享反走私技巧,到运用情景再现、案例剖析帮助企业识破“外贸订单陷阱”“海关退税诈骗”等各类骗局……自“安全联盟主席机制”运作以来,园区企业员工对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幅提升,知晓率从原本的80%跃升至96.8%,同时成功调解企业间的矛盾纠纷30多起。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普遍存在规模有限、管理薄弱、人手不足等短板,面临形形色色的安全隐患。诸多企业主纷纷表示,安全联盟主席机制有力强化了企业间的协同互助,“轮值安全官”如同纽带,将各个企业紧密相连,遇到难题时,让企业告别孤立无援的困境,实现“抱团取暖”,为小微企业的茁壮成长注入强大动力。
安全是发展的根基,发展是安全的依托。蓬朗派出所持续优化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精心上好护企“安全课”,牢牢拧紧兴企“安全阀”,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力筑牢安全堡垒,奉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