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回应关切帮扶指导 助企安全高效发展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22日A01

日期:04-22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动对接重大项目,组织监管人员和安全专家对相关项目开展服务;开展“预约式”服务,根据企业申请进行政策服务、合规指导、法治体检等工作;实施拟上市企业帮扶责任制,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安全以及应急管理方面的问题……日前,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安全惠企 应急为民”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明确今年将探索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优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法和手段等。

这是我省各地应急管理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法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好。今年以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切诉求,我省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采取靠前服务、帮扶指导、规范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助企安全高效发展。

主动靠前,保障重大项目安全

翻开二十条措施,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和拟上市企业是当之无愧的“重中之重”,比如,明确对部分危化品重大项目提前介入,为企业提供发展思路和专业技术支撑;对项目报批所需的流程和材料进行一次性告知;缩短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间等。 “应急管理系统既要当好安全‘守门员’,更要做好发展‘服务员’,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在二十条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震如是说。

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强引擎”,安全则是重大项目的生命线。今年3月底,宿迁市应急管理局也联合当地发改、住建、商务、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出台《宿迁市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十条措施》,明确对重大产业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运行和长效管理实施全过程安全服务,推动重大产业项目“优生优育”、安全发展。

洽谈签约阶段,提供落户安全咨询;落地建设阶段,联合上门“跑一次”,优化安全审批服务,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竣工验收阶段,指导企业试运行,高效组织竣工验收……宿迁市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突出指导企业办理安全审批手续、落实安全设计要求、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风险管控。比如,针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涉及部门多、手续杂的情况,明确在项目落地建设前,由应急管理部门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主动上门“跑一次”,对项目需要办理的安全手续进行“一次性提醒”,发放安全服务卡,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提供安全服务。

宿迁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十条措施,整合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职责,大家共同向前一步,把安全服务贯穿到重大项目规划、立项、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将监督职能转化为服务效能,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精准帮扶,推行“邀约式”服务

“听说你们现在推出了‘邀约式检查’,我们是一家新入驻常州的企业,想请你们上门指导一下安全管理工作。”近日,常州市新北区应急管理局接到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邀约,该企业表达了对应急管理部门上门指导的需求。这是今年“邀约式”执法服务活动启动以来,该局接到的首个预约“订单”。

接到“订单”后,该局迅速与企业对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迅速组织执法骨干量身定制一揽子执法服务方案。3月20日下午,该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来到企业开展服务指导。

“我们公司长期在外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江苏这边安全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熟悉,譬如较大风险识别,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企业主要负责人主动提出困惑。

根据企业提出的诉求,执法人员陪同企业相关负责人,依次走进生产车间、仓库、污水处理站等重点部位场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体检”,并对照《较大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目录》,耐心地指导企业如何辨识。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的监管人员也对企业系统填报、标准化申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企业下单、部门上门,今年,这种“邀约式”安全检查服务成为我省南通、淮安、扬州、泰州等地应急管理部门的共同选择。

在泰州市,有安全生产指导服务需求的企业只需点击进入“泰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选择“应急互动”栏目,即可自主选择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意向服务部门和服务时间等。该市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将于3个工作日内联系邀约企业。

“对指导服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我们将出具指导服务意见书,提出合理整改意见,切实把企业存在的问题清单转化成指导服务清单。”泰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服务意见不作为处罚依据,也不纳入执法程序、不录入执法系统,但监管部门将持续跟踪企业隐患整改情况,指导企业将问题闭环整改到位。

规范执法,坚持“无事不扰”

4月10日,南京市司法局、市场监管局、数据局、应急管理局联合推出“宁捷查”行政检查码系统。该系统实行“一企一码”管理模式,为南京市1万余家工业企业和30余万家其他行业场所生成专属检查码,并归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多领域检查事项清单。

入企检查前扫码登记,上传检查方案并核验频次,避免超计划、超权限检查;检查结果实时回传至企业端,既便于企业及时掌握情况,又使整改过程更透明……“宁捷查”系统对行政执法检查流程进行重构,推进“部门共码、方案进码、入企亮码、结果回码、评议点码”。企业可通过扫码自主查询检查计划、整改要求、结果反馈,并对部门检查情况进行评价。

该系统已于今年3月在南京市溧水区率先试点应用,截至目前,当地各部门已对41家企业实施了联合检查,共排查治理隐患问题132项,初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次数减少了,不同部门整改建议‘打架’的问题也消失了。”一企业负责人表示。

进一次门、一次检查、一次到位。连云港市早在2023年初就着手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应急管理部门率先启动、率先试点,针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工贸四类重点领域,主动衔接公安、工信、卫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气象等有关部门,明确四类场景检查清单。今年开始,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每月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当月安全生产“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计划。

“建立月度计划、扫码签到、联合检查等制度,执法检查前先通过‘我的连云港’App‘综合查’模块进行系统报备,入企前要进行扫码,结束后通过App提交执法检查结果,确保每一次检查有章可循、规范执行。”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淮安工业园区于去年6月起推进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在该园区安委办的牵头下,安监、生态环境、消防、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已联合检查企业328家次,同比减少检查219家次,精简率约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