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宇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于2019年呼之欲出并飞入寻常百姓家。数字人民币是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它将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它的发展为我国货币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数字人民币又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它充分结合了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具有鲜明独特的优势特点:
法偿性与安全性。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一方面,它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具有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所不具备的法偿性优势。另一方面,央行采用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加密存储等多重先进技术来避免重复使用、伪造篡改,保障其安全性。
便捷性与普惠性。数字人民币是面向公众的零售型数字货币,支付即结算有利于提高商家资金周转效率。多种类型的数字钱包满足用户的差异化支付需求,用户无需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账户就能实现支付,有利于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可编程性与可扩展性。数字人民币可以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性。可以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增强了数字人民币的可拓展性,为未来应用场景拓展和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
低成本与可控性。数字支付与提现无需支付手续费等任何额外费用,降低了用户在消费时产生的支付和时间成本,减少了消费者支付负担。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不涉及吸纳存款以及信用创造等环节,不改变银行与公众现有债权债务关系,将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可控范围。
数字人民币可与现有支付体系高度融合,未来它将向更宽层次、更深领域、更加普惠的方向发展。
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进一步拓宽试点范围,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注重数字人民币在偏远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适用性。
逐渐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其应用场景将向着全场景覆盖不断推进,从当前以衣食住用行等零售金融为主发展至批发金融等诸多应用场景。注重与优化货币政策目标相结合,精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扶持、精准扶贫等系列政策实施。
健全完善数字人民币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要建立完善数字人民币体系化制度安排,加快对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风险防控等领域法律制定,修订完善与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专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体系,加强对数字人民币的法律保障。
积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与国际数字货币间的合作,使数字人民币更好地适应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加快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和国际清算体系,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提高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