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弋
本报通讯员 程遥 丁国娟
某物流公司与个体户吴某签订委托运输协议,约定由吴某承运公司的快递包裹,公司向吴某账户预存61.2万元作为快递单号费用,待运输周期结束后按实际发货量“多退少补”。2024年5月运输业务结束后,双方对账确认实际产生快递费用54.17万元,吴某应退还7.03万元预付款。但吴某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肯退款。今年1月,物流公司向泗阳县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后,经双方同意,及时启动诉前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同时运用“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消除了企业后顾之忧。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宿迁市司法局创新推出涉企纠纷调解“快速响应”机制,畅通涉企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制定涉企纠纷调解流程图,进一步规范程序、明确时限要求,对于企业和职工纠纷调解诉求,保障1个工作日内联系反馈、7个工作日内组织调解。今年以来,该市已通过调解方式有效化解涉企纠纷293件。
整合资源 多方联动
在推进涉企纠纷快速化解中,宿迁市创新建立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政企法多方联动,积极整合司法、人社、工信、工商联等多部门资源,开通涉企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定期召开涉企纠纷调解联席会议,共享信息、交流经验、共商对策,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力量,实现涉企纠纷化解“协同作战”。
同时,该局完善仲裁调解衔接机制,在仲裁案件审理中注重调解前置,根据当事人的意愿组织开展调解。并在市县两级商会全部设立联系点,与重点协会对接协作,近距离为企业提供仲裁服务。据了解,该市仲裁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赢得企业广泛赞誉。他们还积极探索成立电商产业仲裁中心,统一受理涉及电商及相关产业的纠纷,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仲裁作用。
此外,宿迁市司法局牵头组建8个调解专家团,主动为企业提供纠纷排查、法治体检等服务,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推动纠纷预防关口前移。目前,宿迁市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团共有成员300多人,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200多次,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线上线下 多头推进
张某在宿豫区某建筑工地做工时,被坠落的重物碰伤,临床诊断为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挫伤,住院期间产生医疗费、误工费等共4.9万余元。而建筑公司在先行垫付1.4万元医疗费用后,便未再给付任何费用。张某多次到公司讨要后续治疗费及误工费、护理费等无果,便到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上访。
宿豫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线上专窗”检测到这一信息后,立即开通涉企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快速受理,经过多次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既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又有效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在推进涉企纠纷快速化解中,宿迁市积极打造“线上专席+线下专窗”的涉企纠纷受理模式,极大地便利企业维权。线上,他们依托“苏解纷”搭建宿迁涉企纠纷线上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可随时提交纠纷诉求和相关材料。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纠纷进行智能分析和分流,确保快速响应、精准处理。今年以来,线上平台累计受理涉企纠纷130多件,平均处理时长缩短了30%以上。线下,他们在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涉企纠纷专门受理窗口,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人员值班,为来访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纠纷受理服务。
与此同时,该市积极开展“调解专家进企业”专项行动,通过组建调解专家团,为企业提供上门排查调处服务。并建立涉企纠纷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对可能引发涉企矛盾纠纷的各类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有效化解潜在的劳动争议、合同等矛盾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稳定。
商会协会 多业并举
据了解,宿迁市十分注重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主管部门的行政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落实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主体责任,指导各行业商会、协会建立调解组织,成为涉企纠纷快速化解的重要力量。
为稳步推进行业商会协会调解组织建设,宿迁市积极吸纳行业专家、资深律师、退休法官等担任调解员,形成一支专业性强、熟悉行业规则的人民调解队伍。同时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原则,推动建成电商、物流、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社会保险费征缴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0多个。
在推进行业商会协会调解组织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打造“1+5+N”商会协会调解组织体系(即,1个市总商会调委会+5个县区总商会调委会+若干个商会调解工作室),推动商会协会调解组织100%进驻市县两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多调联动”,及时有效化解行业矛盾纠纷。
2月11日,泗阳县某小区的一部电梯因钢丝绳断裂导致停运,严重影响楼栋居民出行。物业公司立即联系电梯维保公司,但对方认为,钢丝绳断裂是因为使用寿命到期所致,属于自然损耗,双方就维修费用应由物业公司承担还是电梯维保公司负责发生争议,后向泗阳县物业纠纷调委会申请调解。
经过深入沟通和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电梯维保公司承担此次电梯维修的全部费用,并在维保合同中明确注明后期电梯配件的费用承担标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当天,电梯维保公司加班加点抢修好电梯,切实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