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施飞 姚圣俊
一个传奇片段,演绎一段精彩故事;一番成长历练,展示一道靓丽青春,如果叠加复合在一起,便浓缩了阜宁县公安局民警张辉从军营到警营的人生风采。
卸下戎装还是兵
张辉,不胖不瘦中等身材,眉宇间镶嵌着睿智与刚毅。今年44岁的他,16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曾获取解放军四总部“全军优秀士官”殊荣,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4年10月,张辉开启从军人到警察的角色转换,成为阜宁县公安局吴滩派出所一名警察。寒来暑往,一干就是8年。
十年从警路,谈笑凯歌还。自从当上社区民警,他坚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磨练之中公安业务知识和实战能力不断提升,不但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还有综合、单项奖累计达13次。
“尖刀班”的风采
2022年9月,张辉奉命从吴滩派出所调到距县城30多公里外的益林镇南端阜宁高铁南站驻守。作为有带兵经验的他,为了担当起“尖刀班”班长的重任,他通过整合警力资源,对民辅警实施军事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硬是把这支小小的队伍带出了虎虎生气,成了敢于冲锋的战斗群体。
短短2年多时间,这个“尖刀班”填满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单。协助辖区派出所开展巡逻盘查、治安清查、重大案事件处置、交通秩序整治、路地联勤等专项行动高达186次,配合侦办传统侵财性案件41起,协助有关派出所和交警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高达176名,救助群众156人次。
高铁阜宁南站是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张辉就琢磨,一些网上在逃人员会不会混迹旅客之中?于是,他把缉获在逃人员当作重要任务,辛勤探索并建立网上侦查、线下猎捕的独特追逃机制,扼守高铁线上咽喉要道,只要有网逃人员从阜宁南站路过,必须张网以待,缉获归案。仅1年多时间,张辉的“扼喉缉逃”计划,不仅没花过一分钱追逃经费,而且没派过一人出差,却抓获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网逃人员高达102人。
“闲不住”的领头羊
对于张辉来说,他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行;对一般人而言,能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可在张辉看来,作为一名年轻干警,一个带兵的人,决不能坐在成绩单上“吃老本”。
2022年,他组建了反诈劝阻先锋队,带领队员在不影响主责主业的同时,主动投入到反诈宣传行动之中。跨镇区、到村居,每星期上门入户开展反诈宣传。在锲而不舍的坚持下,他进车站宣传52次、进景区宣传36次、下镇区到村组宣传85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引导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3000余次,西南片区上门预警劝阻成功率同比上升27%,一举实现“预后”被骗零发生的反诈防骗目标。
侠骨柔情,更会令人感动。一次出警时,一对夫妻因涉嫌犯罪均被抓获归案,但他们一个正在读初二的女儿生活没了着落。张辉当即将女孩带到站里,由食堂邱大姐负责照料女孩的生活起居,同时安排辅警轮流接送女孩上下学,一名民警辅导女孩的功课,直到一周后女孩母亲保释,才将孩子平安转交到她手中。
2年多来,无论白天黑夜、风雨雪天,只要接到警情,“尖刀班”民辅警便像离弦之箭,直击案发现场。仅2025年前3个月,“尖刀班”就成功处置寻性滋事、聚众斗殴等突发案事件11起,参与扑救火灾3起,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