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灌云让出行更平安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16日A06

日期:04-16
字号:
版面:第A06版:时 讯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灌云县公安局交警部门紧紧围绕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以防范化解重大交通事故风险为基点,创新管理机制,应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精准打击交通隐患,为交通安全管理注入新动能。

“科技+脚板” 精准防控交通隐患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民警工作经验和巡逻发现问题。现在,我们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事故多发路段和时段,早发现早治理,压低事故发生率。”灌云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胡金祥说。

2024年,灌云县公安局依托本地交通事故数据库,搭建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人车路企”风险画像,对高发时段、路段、群体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精准推送辖区交警中队开展提示、查处,有效提升风险应对效率。针对农村道路交通特点,建立交警+派出所+红岛义警——“1+2+N”巡查机制,对临水临路、穿村过镇道路“一周一踏勘”,今年累计发现绿化遮挡、标线模糊等隐患35处,已治理整改35处。动员全民找“隐患”,开启“隐患随手拍”活动,发动红岛义警、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担任“移动哨兵”,鼓励群众举报占道经营、违规改装线索,已收集有效线索200余条。

“小改造大安全”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现在经过‘9+1’超市路段十字路口,感觉比以前通畅了,安装了交通信号灯,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过,出行也有了安全保障。”在灌云开出租车近20年的司机王师傅说,这种体验感真的太好了。

204国道东王集镇“9+1”超市路段十字路口属于平交道口,南北有一条村道通过,北侧坐落一所小学,因行人通过路口与车辆通行时常发生交叉矛盾,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为整改这一安全隐患,灌云县公安局依托“公路医生进乡村”行动,邀请专家现场考查隐患该路口,制定整改方案,对路口东西方向中分带进行改造,将路口进口车道由两车道拓宽三车道,并根据车流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今年以来,灌云县公安局实施“小改造大安全”工程,在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增设震荡标线8处,更新交通标志标识42处、增设临水临河小路护栏6处,筑牢市民安全出行防线。此外,建立事故深度调查机制,对每起亡人事故倒查企业主体责任,约谈高风险运输企业8家,推动20辆逾期未检面包车“清零”。

“数据+溯源” 超员治理成效显著

“停车接受检查!”4月4日下午17时许,在灌云县沂河北堆东西路附近,一辆白色面包车被执勤民警精准拦下。打开车门,狭小的空间内挤满了乘客。“核载7人,实载10人,全是准备去做工的。”面对明显超员的事实和潜在的巨大风险,民警对驾驶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依法予以处罚,同时联系车辆安全转运超员乘客。

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揪出“马路杀手”,精准“拦”车?灌云县公安局给出的答案是“向科技要警力”。打破数据壁垒,深度融合交通管理、治安监控等多维数据,创新开发出重点人、车、路安全分析模型。交警大队通过对驾驶人的年龄、驾龄、职业、驾驶习惯乃至历史事故和违法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描绘”出高风险驾驶人的精准“画像”。

针对超员治理,交警部门更是利用数据溯源追踪历史超员车辆的轨迹,结合事故多发、务工人员集中等高风险路段和区域的分析研判,提前预警,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制导”的转变,提升查处效能,有效压缩了超员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