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检察助力罪错未成年人“重启人生”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14日A02
日期:04-14
(上接1版)“最亲近的祖父母去世后,小杨情感失护、生活失衡,受不良朋辈诱导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经过评估,我们认为除了要帮助其接受技能培训,更要从品格塑造、法治教育入手,充分发挥观护基地资源禀赋。”承办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对接基地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对小杨开展2次心理测评、8次交流面谈、6次主题普法,以“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的双培考察帮扶模式增强小杨的自我认同和规则意识。结合其表现,将其吸纳为社区“法治宣传员”,并鼓励他参加主题演讲和普法公益活动。2023年8月,小杨在基地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中,获评“学法懂法守法好少年”。
“以前从没想过,他还可以做讲解员。他现在可以从自己做的事情里找到价值感,我对他刮目相看,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小杨的父亲也经过了为期9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儿子的关系也愈发亲密。
鉴于小杨表现良好,检察机关在听取基地观察员和各方意见后,决定为小杨缩短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一个月。2024年11月,小杨顺利通过考验期,被宣布不起诉。离开基地后,小杨继续深造汽修技能,目前已在老家的汽修店找到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杨的“重塑”是江阴市检察院观护帮教工作的生动注脚。2008年以来,江阴市检察院以通利光电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基地为原点,在扩容社会化支持力量的基础上,拓展观护资源,深化帮教实效,打造授人以渔的“1+N”技能培训模式。
多年来,基地历经迭代发展,逐步联合江阴澄西船厂技校、山观商校、西大街社区等,提供电工、电焊工、烹饪等免费技能培训,并在社区、职校、美妆公司等分门别类打造社区型、技校型及专门针对女性的观护站点。截至目前,22名罪错未成年人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电工、厨师等初级资格证,12名观护对象顺利从事厨师、汽修工、美发师等职业。一站式精准观护帮教新模式为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