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买假证?他可真“刑”!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10日A06
日期:04-10
本报通讯员 朱敏 包婧
“零基础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工资翻倍,扫码可验!”看似诱人的广告背后,暗藏雷区。经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5年1月,徐某某因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徐某某在泰州某配件公司担任普通操作工,偶然通过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称“姚老师”的好友。对方声称无需培训和考试,以每张8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即可办理“可扫码验证”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有了证件,就可以在特种作业岗位工作,工资更为优渥。徐某某心动了,当即转账并提供个人信息,没过几天便收到了一张以假乱真的证件。公司有同事得知此事后,或是为了调岗加薪,或是为了应付检查,私下找到徐某某帮忙购买,徐某某都答应了。
2024年1月,主管部门对该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突击检查。执法人员扫描一名员工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时,虽显示信息完整,但系统后台却无备案记录,经查证,该证件系伪造。拔出萝卜带出泥,徐某某“帮忙”买假证的事情就此败露。
经检察机关审查,徐某某为自己或他人购买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6张。法院经审理认为,徐某某明知是假证仍多次买卖,已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目前,上述假证均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销毁。
检察官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特种作业涉及高空、高压、易燃易爆等高风险领域,持假证上岗等同于埋下“定时炸弹”,从业人员切勿心存侥幸,若发现“免考办证”“高价收证”等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该案中,造假团伙形成“制、售、验”一条龙链条,甚至仿冒官方扫码验证页面,极具迷惑性,企业招聘时也要注意,“扫码验真”未必真,相关证件资质应通过官方平台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