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赖”的他,认“怂”了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08日A06
日期:04-08
本报通讯员 王淑臣 孔冬冬
“清明节要到了,他这店里忙,肯定会露面。”前不久,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执行干警华洪亮和同事来到淮安区,将车悄悄停靠路边后,仔细观察某丧葬用品店里的动静。
华洪亮口中的“他”,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被执行人陈某,法院依法判决其应当向原告王某偿还4.4万元借款及利息。陈某一直没有主动履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对陈某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现陈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也未找到他的下落,案件依法进入终本程序。
2024年以来,清江浦区法院持续开展“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一批涉民生案件被恢复执行。华洪亮负责推进这起案件,多方查询陈某去向。通过轨迹分析,发现陈某很可能出现在这家丧葬用品店,但他蹲守了好几次,都没有碰到。
眼看清明将近,华洪亮叮嘱申请人王某仔细留意。根据王某反馈的信息,陈某早晨这段时间,很可能会到店里干活。推开门,华洪亮说明来由,出示工作证件、裁判文书。“我不是你们要找的人,你们弄错了。”对方极力否认。然而,在申请人的指认下,身份信息很快予以确定。“我真没钱呐,法官!最近才想着要做点小生意,手头紧得很……”陈某依旧“耍赖”拒不还钱,执行干警将其拘传至法院。
面对强制执行措施和干警的耐心说理,陈某终于表示立刻筹款,将剩余执行款支付给了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