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膏药”骗老人 惯犯夫妻再获刑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4月03日A06
日期:04-03
本报讯(通讯员 夏韩)以“免费服务”为诱饵,借“拔罐出血”制造恐慌,将成本仅3至5元的膏药虚标千元高价兜售。3月18日,由句容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冒充医药工作人员诈骗老年人案件宣判,被告人肖某、王某夫妻二人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
肖某、王某夫妻二人,曾经因为高价售卖膏药实施诈骗被判过两次刑。2023年,两人来句容做手机回收,但发现没有什么生意,便想着做回老本行。两人将作案目标锁定乡镇60岁以上、不会用智能手机支付钱款的独居老人,用“医药公司推广员”身份主动搭讪,再以“免费拔罐、贴膏药”为诱饵接近独居老人,获取老人信任后,通过制造“拔罐出血”假象引发恐慌,告诉老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购买“特效膏药”,谎称这种膏药在大医院要1000多一盒,现在推广只要600元一盒。为加深老年人的信任,两人在临走前还会留下名字和电话,讲一个月后会回访,没有效果可以退货。2024年10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句容4名老年人先后上当花了9000元购买了所谓的“特效膏药”。
等到这些老人的家属回来,上网一搜发现并不是所谓的大医院价值一千余元一盒的膏药,而是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报警后案发。
经查,他们留下的名字和电话是假的,“拔罐出血”其实是在手中暗藏细小的针头,在拔罐时趁人不备扎出血;涉案膏药系通过非正规渠道购进的三无产品,实际成本不足售价的1%。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针对二人多次实施同类犯罪、专门针对农村老年人等情节,依法提出从严惩处量刑建议,2025年3月5日提起公诉后,获法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