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高港以司法之“力”促营商环境之“优”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25日A05

日期:03-25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新春“第一会”精神,紧扣“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全区发展大局,以司法之“力” 促营商环境之“优”,3月21日下午,泰州市高港区法院深入园区开展“企呼我应·法治护航‘园圈链’”活动,面对面为企解忧,“零距离”共商发展。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五大产业园16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希望法院能多走进企业,开展涉劳动争议的普法宣传。”蓝思精密公司代表表示。

“我们2023年有个涉及租赁合同纠纷的案件,虽然已经判决,但是我们租出去的集装箱是流动的,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请法院帮我们出出主意。”集装箱码头公司代表带着具体案件,请求法院帮助并提出意见,“胜诉之后,企业最关心的就是执行,希望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在查人找物、打击拒执等方面采取更实举措,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作为发包方我们一直按照相关节点支付工程款,但承包方没有及时支付实际施工工人工资,导致农民工直接穿透式起诉我们,在这种建设工程类纠纷中,我们如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提前预防呢?”扬子江药业集团代表向法院咨询。

“在座有大企业、也有小企业,高港法院能专门面对面向企业解答问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被关心、关爱。”晟禾水处理公司代表感慨道。

谈感受、说问题、提建议,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上,企业家直抒胸臆、各抒己见,围绕提升审执效率、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加强普法宣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对企业家提出的问题,民庭、少家庭、立案庭、执行局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当场予以解答反馈。

五大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也围绕园区多发的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工伤保险等法律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就提升普法宣传、诉讼服务水平等提出意见建议。

“今天我们穿这身制服过来,就是表达我们服务的义务和决心。”高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广洲在讲话中表态,高港法院将认真梳理、落实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努力把法治化营商环境这块牌子擦得更亮。

座谈会上,高港法院副院长孙乃清解读了高港法院《企呼我应·法治护航“园圈链”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介绍该院从预防治理、协同保障、服务提优、多元解纷、集中提速、诉累减负、权利保护、权益兑现、挽救出清、素能培优十个方面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高港法院民庭副庭长陈茜发布了《司法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审判工作白皮书暨涉企十大典型案例》。

据介绍,高港法院在审理涉企案件中,将严格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企业家合法财产权以及民营企业、企业家人格权等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案件中,在办案效果上追求法律框架内的“最佳”,在强制措施适用上把握“适度”,在办案进程中严防“久拖”,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诉企业的不利影响。

“我院畅通涉企案件立案通道,明确专人推送案件流程节点,便于企业及时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及时跟踪涉企案件审理进度,确保案件高效高质量审理;深化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建立完善涉企案件快调快审快执机制;推行‘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更多涉企纠纷化解在诉前,切实减轻企业的诉讼成本。”朱广洲介绍说。

电子信息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综合保税区副主任杨学进表示,将不断强化法院与园区企业的联动协调,围绕“保企业主体、促产业升级、优营商环境”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宗旨,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助推全区经济要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法院是市场秩序的“守护者”。今后,高港法院将继续擦亮“企呼我应·法治护航‘园圈链’”工作品牌,深入园区、商圈、产业链开展各类“上门问需”活动,针对企业高频法律问题靶向施策,以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新高港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