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网店售假被罚180万元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21日A08
日期:03-21
与动辄上千元的大牌化妆品正装相比,拥有“白菜价”的大牌化妆品小样受到不少小姐姐的青睐。可市面上小样购买渠道五花八门,不少商家打着“专柜撤柜”“内部渠道”“保税仓发货”的名号售卖大牌小样,可买到手的商品一定是正品吗?
大学毕业后,小丽开始经营一家淘宝店铺,做着代购大牌化妆品的生意。起初,她只出售正装正品,为了拿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供货稳定的货源,她一一比对供货渠道,店铺就这样平稳地运行着。直到有一天,一个曾因价格太高而被淘汰过的供货商再次找到她:“我们这里有便宜一些的化妆品小样,也很好卖,要不要进点货试试?”
只要能赚钱,卖小样也是个好路子。然而细聊下去,她却听出了不对劲。对方表示:“有的货是从广州拿的,有的货是从深圳拿的,批次不一样,品质也不一样……”她卖的都是国际大牌,就算批次不同,同一条生产线能有多大的差异呢?很明显,这批小样都是假货。然而在利益面前,小丽最终还是动了歪心思,回复道:“好,先进一批试试看。”
可李鬼终究是变不成李逵。这批小样简直是肉眼可见的劣质:商标模糊,味道奇怪,手感粗劣,有些根本就是空管。自从小丽开始卖假货,店铺客服就经常收到买家质疑,店里的差评也逐渐多了起来,每当这时,“做贼心虚”的小丽都会安排售后直接为其退款。然而就算如此,贩卖假货依然为她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她的“真假混卖”策略沿用了下来,直到案发之时,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330万元。
高邮市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间,小丽明知供货商处的品牌化妆品小样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予以进购,在地下车库内将上述化妆品通过其经营的淘宝店铺进行销售,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330万余元。归案后,小丽退出人民币200万元。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法院判处小丽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80万元。
法官说法:
制假贩假是违法行为,但总有商家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想要用低成本撬动大收益。这类“假冒”护肤品往往出自环境简陋的“地下工厂”甚至家庭“小作坊”,用劣质原料灌装勾兑,不仅侵犯知识产权,还会给消费者带来皮肤变差、过敏长痘等风险。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切莫贪图一时的便宜掉进“美丽陷阱”。消费者如果发现自己购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一定要及时留存证据,向购物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