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亮剑护民的时代尖兵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19日A03
日期:03-19
在嫌疑人眼中,他是个“凌厉”的人,喜欢追寻“蛛丝马迹”,于细微之处追寻正义之光;在同事眼中,他是个“较真”的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检验;在群众眼中,他是个“啰嗦”的人,喜欢“苦口婆心”讲道理,使得每一起矛盾化解于无形。他,就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横扇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法制员周亮。
刑侦战线的“尖刀利刃”
勘探现场、取证、摸排、蹲守、抓捕……这些是周亮工作的日常。扎根刑侦一线10多年,无论大案要案还是小案,周亮始终奋战在最前沿。他说:“当刑警就要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无愧于这身警服。”
2025年1月,辖区发生2起翻墙入室盗窃案,虽然通过钱包上的DNA比对出1名嫌疑人,但作案地点均为缺乏监控的老旧小区,有限的证据一度让案件侦查工作陷入僵局。面对困境,周亮主动请缨,与战友争分夺秒对外围监控进行查看分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大家注意观察,这辆车拐弯到这儿,有个停留的动作……”在他的努力下,嫌疑人很快露出踪迹。但由于嫌疑人是惯犯,具有极强的抗审能力,现有证据仍无法攻破嫌疑人防线。于是周亮转变提审思路,围绕嫌疑人10多年的牢狱历程,从情感入手,最终突破嫌疑人内心防线,主动供认违法事实,让这起原先“不抱希望”的案件最终水落石出。
法治战线的“铁面包公”
“我们只有对每一个环节认真,才能确保案件质量。”由于“较真”,同事们一边打趣他是最“烦人”的法制民警,一边又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感到佩服。
自调入横扇派出所后,周亮大力推行基层执法办案“日清”工作。他带领案管室人员每日对当天受理的警情、案件和相关工作开展全量评估、梳理,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确保责任到人,形成工作闭环。“‘日清’能促使办案民警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和服务质量。”自从开展‘日清’工作以来,法治通报问题日益减少。
此外,针对执法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接处警、执法告知、证据收集、现场勘查以及涉案财物管理等方面,周亮还进行了制度的细化和补充,通过执法制度“精细化”,有效规范接处警及受立案等相关工作,实现了执法效果的全面提升。
调解战线的“温情使者”
基层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群众,处理的都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小事。3月初,辖区内两个熟人因酒后口角纠纷发生打架,事后双方后悔不已,且其中一方被鉴定为轻伤二级。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一方当事人被取保候审。为了保障一方当事人得到应有的赔偿,同时兼顾另一方的经济承受能力,周亮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从法律、情理等多角度出发,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也通过“谅解书”让当事人获取了从轻处罚的机会。
“方法措施可以紧跟时代不断变化创新,但有一点不能变,就是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周亮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就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对得起“人民”两个字。
(陈霞 沈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