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传承红色司法精神 探寻宪法历史足迹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18日A04

日期:03-18
字号:
版面:第A04版:戒毒·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深入挖掘红色司法文化内涵,传承法治先驱精神,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红心绘廌”调研团队前往浙江省开展红色司法文化专题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先后走访沈钧儒纪念馆、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何思敬纪念馆以及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等形式,感悟红色法治基因,在实践中感悟红色司法文化的赓续传承。

寻访先驱足迹

感悟法治初心

团队成员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浙江嘉兴的沈钧儒纪念馆,调研团队通过观看、阅读大量珍贵文物、手稿和影像资料,系统学习了沈钧儒先生作为新中国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在展馆中,团队成员们驻足于“七君子事件”历史展区,深刻体悟着沈钧儒先生“以法救国”的信念。

翌日,调研团队到达位于浙江杭州的何思敬纪念馆,在这里,团队成员们通过交互式展陈深入了解了这位马克思主义法学先驱的生平。作为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的法学泰斗,何思敬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历程令成员们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在“梁柏台事迹陈列馆”,成员们全景式地了解到这位“红色法治拓荒者”的卓越贡献:他主持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多部红色法典,构建了涵盖司法程序、审判制度、反腐条例的完整法律体系。其中,《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更是被誉为“中共反腐第一令”,其“贪污500元以上即处死刑”的条款,让团队成员深刻体悟苏区“清廉立政”的法治决心。

实践磨砺初心 脚步丈量法治

此次调研是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红心绘廌”调研团队传承红色司法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后续团队将通过调研报告、创新宣传等形式深化成果转化,引导青年学子将红色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法治建设中勇担使命,争做红色司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貌的赶路人。

(宋艺 吕奕铖 柏雨婷)

溯源宪法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位于西子湖畔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调研团队的另一个重点调研目的地。团队成员研读了宪法起草过程的珍贵文献,并通过数字展厅体验了宪法诞生的历史场景。在宪法起草地触摸历史温度,从先驱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这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让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做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信念。

在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展馆,团队成员通过“有声读物”专栏收听红色故事、感悟法治文化,身临其境地体悟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时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