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撬动金融资源超6000亿元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17日A02
日期:03-17
本报讯(记者 张羽馨)3月14日,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宣传和解读由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国栋介绍,《若干措施》旨在通过“财政+金融”一揽子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促进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据初步测算,全部政策有效实施后,每年可引导撬动金融资源超过6000亿元。
《若干措施》分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多方协同统筹推进”五个部分,共20条措施,涉及60多个政策点。
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方面,省财政对科技创新企业首贷给予年化1%、最长两年的贴息。这项政策自去年3月份出台以来,江苏已拨付贴息资金3198万元,引导银行向525家科技创新企业发放了21.52亿元首贷。为引导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若干措施》明确“人才贷”可为中心内人才及人才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低门槛、低成本贷款。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力度更“大”,推进财政支持方式从无偿支持向更多发挥资金牵引性、撬动性作用转变,汇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用好存量、用活增量,政策内容更“新”,60多个政策点中,四成左右是增量;放大效应、可感可及,政策措施更“实”,更多采用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措施,集聚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免审即享、直达快享,政策兑现更“快”,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支撑,让政策更精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