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虹:
本报通讯员 段露露 本报记者 翟敏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大概是泰州市姜堰区法院所有人对立案庭庭长俞海虹的一致评价。
在办公楼里,俞海虹总是雷厉风行,充满干劲,不是在跟团队讨论案件,就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无论是办理案件还是接待信访人员,她总能条分缕析,找准“症结”,用铿锵有力、有理有据的话语,让当事人息诉服判。
俞海虹先后获得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区政法系统先进政法干警、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善用巧劲提高效率
“她做事干净利落,又不失严谨细致,很多当事人都会在结案后为她‘点赞’。”俞海虹的工作效率让书记员于南芳钦佩不已。
2019年初,姜堰法院成立了速裁庭,俞海虹成为其中的一员。速裁案件数量大、庭审安排多、办案节奏快,是一项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任务。在速裁庭工作,俞海虹讲究一个“速”字。她科学利用时间,善用巧劲,采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集中开庭、集中调解、集中撰写法律文书,将碎片时间集中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半年时间里,俞海虹高质量办理案件205件,没有一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亦未出现当事人上访、缠访问题,既提升了办案数量,也确保了案件质量。
柔情耐心化解坚冰
立案庭作为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的“第一窗口”,是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俞海虹的柔情耐心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5年春节假期刚过,立案大厅里男方李某要求法院尽快帮忙办理,最好是立即判决与女方王某离婚。一旁的王某听说要立即判决离婚,瘫坐在地泣不成声。
赶来的俞海虹给王某擦干眼泪后,搀扶她走进调解室。在俞海虹细声细语的开解下,王某稳定情绪,说出发生在二人身上的经历。两人相亲认识,结婚到现在不过3个月。由于互相缺乏了解,李某又是急性子,结婚以来两人小吵不断。这次离婚的导火索是过年走亲戚时,本就有些感冒的李某烟不离手,咳嗽严重,王某提醒了几句,李某觉得被驳了面子,当场翻脸。
了解详情后,俞海虹把李某喊来,体谅他好面子是正常的,只是反应过激,控制情绪才是成熟的表现。一个多小时的劝解,李某红着两眼表示不离婚了,会好好经营婚姻,并向俞海虹连声道谢。
这些立案窗口日常的片段,构成了俞海虹司法为民的生动旋律,这份温情,悄然化解了无数纠纷的坚冰。
迎难而上甄别是非
在法官岗位上,俞海虹办理了多个大案要案。面对诸多大案要案,她永远只有一句话:再难都要办结、办好。
2019年,俞海虹审理了一起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为了调查事实真相,理清脉络,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在办公室里细读卷宗,细心梳理,从纷繁复杂的卷宗材料中甄别是非,终于发现案件涉嫌“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存在债务虚高、凭据不真实、订立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的情形。在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法庭上俞海虹敲响法槌,驳回起诉,并依法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责任重大,容不得一点含糊。”这样严肃严谨的俞海虹让人有距离感,但心却离人民更近。
柔情与威严在俞海虹的身上完美融合,她既用法律的尺度衡量公平正义的刻度,又用女性的情怀传递公正司法的温度。前路漫漫,有这样刚柔并济的女法官同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