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的司法温度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07日A05
日期:03-07
一起特殊的债务纠纷案,让当事人看到了司法在无声世界中的温度与力量,也让他们更加坚信,法律的阳光能够照亮每一个角落。
这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均为聋哑人。被告欠原告款项5万余元,原告多次催要未果后,无奈选择诉至泰兴市法院。一审判决生效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但被告不服判决,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为深入了解案情,该院审判监督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鉴于案件的特殊性,法官要求双方携带手语翻译人员,以确保沟通顺畅。然而,当双方到场后,法官发现被告方带来的是可以正常沟通的代理人,而原告方带来的却同样是一位聋哑人,无法协助了解案情,甚至无法实现最基本的沟通。这场特殊的纠纷,给审判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在审判人员一筹莫展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审监庭一名对手语有所了解的干警主动尝试与当事人沟通,但发现依然无法实现有效交流。于是,她现场视频联系了一位手语老师,通过微信视频,终于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
了解案情后,审判人员萌生了一个念头:趁热打铁,尝试调解此案。他们单独与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他们背后的真实意愿。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案件成功调解,并当场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