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江苏打拼的福建南安人,这方水土用法治的温度焐热了异乡人的心。”2月26日,在南京市溧水区的台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表指着公司荣誉墙上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感慨道。窗外秦淮河水波潋滟,恰似他二十载创业长卷的生动注脚。
2003年,许金表来到南京创业。从最初专注于工业领域到如今躬耕于近千亩生态农业基地,他直言江苏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跨越千里的“定盘星”。
“刚开始从工业转型到农业,‘两眼一抹黑’,连政策文件都看不明白。但南京市和溧水区法治框架下的精准服务,让我这个外乡人少了后顾之忧。”2020年前后的转型阵痛,让许金表对江苏法治化营商环境有了更深体会,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和政法机关启动“护企直通车”,协调法律顾问、农业专家让项目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落地。许金表至今记得溧水区领导的话:“在江苏创业,不分本地外地,法理人情都在天平两端。”
江苏省司法厅数据显示,近三年涉农企业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27%,这正是营商沃土的法治注脚。从快速审批到专利维权绿色通道,法治化服务始终跑在企业需求前面。许金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苏企通”App,上面法治咨询记录清晰可查。
如今,许金表已经完全融入了南京,他担任南京市溧水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会委员、南京市溧水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江苏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并收获“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江苏省首届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等荣誉。
“明月照他乡,思乡情更浓”,公司办公楼前的横幅很醒目。许金表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南京福建商会年度联谊的主题。他若有所思,念起苏轼的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我们外乡创业者来说,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就是最暖心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