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宜兴外卖骑手变身城管“合伙人”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06日A04

日期:03-06
字号:
版面:第A04版:城市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谈颖)宜兴城管持续深化“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以外卖员这一特殊群体为切入点,搭建互通有无的平台、改变单向管理模式、形成带动效应,让每天骑行100余公里的“活地图”成为城市管理的“合伙人”,消除停车盲点、改善停车堵点、破解停车难点,既方便外卖骑手停车、取餐,更为沿街商铺创造了“零距离获客”的便利条件,从管理服务上激活消费“微动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朱秋华是一名“90后”的女外卖员,多年来风雨无阻穿梭于宜兴的商圈楼宇之间。目前,她所在的美团外卖普创东山站,约有45名骑手,业务区域为蛟桥步行街至城南大润发。“那天宜兴城管跟我联系,想了解我们外卖员在停车方面的需求,我也是挺惊喜的!”朱秋华笑着回忆与城管的初次对话。正是这次对话,开启了城市治理“双向奔赴”的故事。

“西珠巷某店铺门口道板砖附近没有斜坡,外卖车辆不方便停放!”朱秋华在一次聊天中向城管队员说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城中中队立即启动“微更新”机制。经现场查看,该处道板与路面存在10厘米高差,但西珠巷道路较窄,常规宽度的斜坡会影响车辆通行。城管队员特定制了合适尺寸的斜坡,还重新出新了停车线和标识,既保障了外卖车辆的规范停放,又守护了老街巷的“毛细血管”畅通。改造后,该路段外卖车辆主动入框停放,实现了“送餐小哥省心、沿街店主舒心、往来市民安心”的三赢格局。

在日均停车超百次的朱秋华眼中,蛟桥步行街东南角的闲置角落可以成为商圈非机动车“潮汐式拥堵”的关键节点。该区域是新东方商场和蛟桥步行街的交界处,管辖上一直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为此,城中中队多次上门与商场、步行街物业沟通协调,最终施划出14平方米停车区域,并创新采用“错时共享”方案。当步行街举办节庆市集或商场品牌“快闪”等临时占道活动,该区域就自动切换为“活动缓冲带”,待活动结束后,自动切换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这种“空间转换”管理模式,既保障了商场活动展览的需求,又维系了非机动车车辆停放的需求。同时,外卖骑手还积极配合物业管理,保持该区域的卫生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