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孙启武:单车为伴 岁月为鉴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05日A07

日期:03-05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缓缓而来,停稳车,单脚撑地,挂着亲切的熟悉笑容,微微眯眼,透着从容,身上既有老民警的威严正气,又有寿星般的慈爱祥和,令人既敬又亲。他,就是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淮海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孙启武。

时光的笔触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即将退休的他,却依旧如苍松般坚守在岗位上。他常打趣道:“一眨眼工夫,我也是个老头子了。”可每当社区群众有需要,他便立刻抖擞精神,他就像淮海路上一张熠熠生辉的“红桃A”,无论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求,他一人一车总会如及时雨般出现,用自己并不宽厚却无比坚实的力量,守护着社区的安宁与祥和。

1987年,22岁的孙启武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徐州警校毕业,意气风发地踏入了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淮海路派出所,开始负责八二新村的社区警务工作。

由于自幼生活成长于宿迁沭阳县,孙启武带着独特的方言口音,这成为他开展社区工作的第一道难关。“刚到社区工作时,组织居民交流活动,因为方言口音,很多居民听不太懂我的话,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挫败。”这件事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孙启武的心上,毕竟他在工作中是个不服输的人,坚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为了能够深入社区、加快走访效率,他便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每天晨曦初露,他就会骑上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如勤劳的蜜蜂般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的他,成了大家公认的社区“百事通”,哪怕闭着眼睛,也能准确说出每一户居民的大致情况,哪家有老人需要特别关照,哪家有孩子正在上学,他都了如指掌。随着年近花甲,孙启武的长相越来越神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寿星,他的外号也从“孙大哥”变成了“孙老爹”。

孙启武先后共计管理8000多户、20000余人,化解矛盾6000余起,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老爹”。一些来淮海路派出所的群众都说:“我不是来报案,我是来看看孙老爹,和他聊聊天的。”

在孙启武的社区工作中,护学岗是他极为重视的一部分。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学校门口都能看到他那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指挥着交通,引导着孩子们有序进出校园,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呵护。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一声声甜甜的“老爹好”,是他一天中最温暖的慰藉。

孩子们说,老爹是他们的守护神爷爷,而他说,孩子们的平安,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他常说:“校园安全无小事。”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上学环境,他提前与学校沟通,了解上下学时间和学生流量,合理规划护学岗的工作安排。遇到恶劣天气,他总是提前到达岗位,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护送他们过马路。

消防安全是社区稳定的基石,孙启武深知这一点。他说:“消防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次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每次进行社区消防检查,他都像一位严谨的侦探,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同时,作为所内“老骥服务队”的队长,孙启武巧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化作前行的动力。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我和党旗合个影》《反诈进企业 守好钱袋子》《防骗夕阳年 共度端午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成效显著,不少群众都误以为派出所新分配来了充满干劲的青年民警。在孙启武不遗余力的反诈宣传推动下,2024年,他所在的八二社区电诈发案数大幅降低,近乎实现了社区电诈零发案的良好局面,守护住了居民的“钱袋子”。

如今,孙启武已从青春年少走到两鬓染霜。三十多年从警,他用行动践行承诺,成为社区居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将党旗温暖送进千家万户。“金竹千秋不变节,云松万载不折腰。”是他的信仰。时光流逝,他为民初心未改。即便退休,他留下的感人事迹与奉献精神,也如明灯照亮后来者,在社区警务路上续写辉煌,守护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