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天下有座“草房子”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3月03日A02
日期:03-03
(上接1版)
深入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全面了解亲子关系、就业、心理等情况,适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赠送包含警示案例手册、法治教育视频光盘、家长提示函的“法治贴心礼包”。
对于主观恶性大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予以惩治,对于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通过监督考察、法治教育、参与公益服务等方式,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2024年以来,4名“迷途少年”在附条件不起诉后,通过接受帮教顺利回归社会,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加强普法宣传
法治教育“走心”更“入心”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在盐都区某中学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在上演。“控辩双方”展开激烈讨论,生动演绎了一起盗窃案件的审理过程。
这正是“草房子”未检团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缩影。团队以“童趣化、地域化、专业化”为内核,牵头组建检察官宣讲团、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等普法宣传队伍,打造未成年人主题法治教育展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站“四位一体”法治教育阵地,教育展馆和实践基地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因地制宜打造法治课堂、法治绘本,用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场景,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孩子们的法治意识。
该团队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短视频,制作音乐MV、微动漫等,打造童趣普法产品,获评省级、国家级奖项4次。其中,该院参与的“湖海未检”法治直播课累计播放量已超30万次,获得广大青少年和家长好评。
“我们要让每一根‘稻草’都闪耀着法治的光芒。”盐都区检察院未检部门分管领导表示。从文学地标到法治符号,“草房子”未检将始终以初心情怀和守心执著,织密保护网、延伸服务链,让孩子们如金色稻草般在阳光下明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