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息来自被执行人家属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8日A04
日期:02-28
本报通讯员 刘健秀
本报记者 翟敏
案件执结后,申请人向执行干警表示谢意的屡见不鲜,但被执行人家属向执行干警表达谢意的却不常见。近日,扬中市法院执行员邢小辉就收到了来自被执行人家属的感谢信息。
被执行人李某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四万元,追缴违法所得一万元。判决生效后,李某被送往监狱服刑,未及时缴纳罚金和违法所得,刑事审判庭将所判附加刑罚金案件移送执行局申请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员调查发现,李某名下所查封唯一住房实际是其父亲出资购得,并由其父亲实际居住,且李某父亲已年逾六旬,无固定生活来源。
如何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又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成为了摆在执行员眼前的难题。
“判决罚金数额不多,希望家人能够代替他来履行掉,这对他服刑改造、重归社会有很大帮助的。”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员并未对该房产立即采取评估拍卖措施,而是向李某家属进行释法说理。
此后,执行员与李某姐姐取得联系,经过充分沟通,李某姐姐在一周之内凑齐应付款项,并代被执行人缴纳所有应缴罚金及违法所得。法院收到款项后,及时对李某名下不动产采取了解封措施。
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李某姐姐代缴罚金后,打算将已解封房产实际过户至父亲名下,所以多次来电询问案卷材料调取事宜。
虽已结案,但执行员仍秉承“如我在诉”理念,换位思考,不厌其烦地与李某姐姐电话、微信沟通,及时向李某姐姐说明案卷材料调取方式,并寄送执行案件结案通知书,最终帮助被执行人家属过户成功。
“真的太谢谢了。家属遇到这种事情都像无头苍蝇,到处找人打听,像您这般热心的真的很少。”不久前,李某姐姐再次发来微信表示感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扬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加大财产刑案件的执行力度,创新执行举措,持续引导被执行人及其家属主动履行义务,合力破解执行难题,坚决维护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