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文化引领筑法魂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8日A04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第A04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李魁 刘丹

本报记者 王晓红

近年来,沛县法院大屯法庭坚持文化引领,以加强党建促进团队建设、以明法析理提升审判质效、以弘扬正能量激发工作积极性,通过“建阵地、搭平台、创载体”,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六个一”:“一史一中心、一厅一书屋、一廊一平台”活动阵地建设,打造“红色法庭”“书香法庭”“智慧法庭”,培塑“汉枫法语”法庭文化品牌,将文化软实力转变为审判硬实力。

“一史一中心”——

塑忠诚写春秋之“枫”

法庭建成集政治引领、庭史文化、荣誉陈列等功能于一体的庭史荣誉室,在这里,催人奋进的光辉历史得以具象、薪火相传的法治精神得以彰显。2019年搬迁至今,来自新疆、内蒙古、山东、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的领导和同行200余人次到法庭参观了解,已然成为法庭文化建设的“靓丽名片”,进一步增强了干警的身份认同感、组织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激发干警在各自岗位争先创优。

法庭党支部视每次集中学习教育为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自我提升的生动实践。依托党建活动中心,以书记党课“引领学”、法庭例会“集中学”、联学共建“相互学”,进一步提升干警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按照“开好会议、讲好党课、做好记录、整好台账”要求,连续六年每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累计形成学习台账77册。法庭撰写的党建调研课题获评全市第四届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课题三等奖。

“一厅一书屋”——

塑书香行致远之“枫”

法庭以“一厅”——演播厅、“一书屋”——法庭书屋为平台,倡导全员学习、交流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持续营造崇读尚学的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法庭”。

倡“崇读尚学”,拓“人生视野”。法庭致力于建设学习型法庭,鼓励干警以学为师、勤学善思,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法庭书屋收藏各类书籍报刊等读物2000余册,满足干警读书需求。书屋卡座式设计,为干警营造良好阅读环境。着力打造特色阅读品牌,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专题阅读会等活动,鼓励干警于读书中思考、于思考中成就,于分享中拓展法律思维、汲取奋进力量、收获人生智慧。

法庭坚持内外结合,着重提升法庭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扩大法庭文化辐射面。为讲好新时代法庭故事,他们先后拍摄多部党建及法庭工作宣传视频,集中展示新时期大屯法庭党建引领下创新发展之路。驻庭调解员朱自英工作事迹短片,被最高法微信公众号《你好调解员》栏目以《每当调解一案,“朱大姐”心里就美滋滋的》为题推介展播。近年来,在多功能演播厅累计播放宣传视频50余次,向来访各界展示新时期人民法庭取得的新面貌,实现法庭文化资源推广。

“一廊一平台”——

塑法治暖民心之“枫”

文以载道,不务虚言。法庭以“一廊”——成果展示长廊、“一平台”——数字运用和司法服务平台为载体,持续推进审判理念现代化、提升履职能力,打造“智慧法庭”。

法庭在司法改革上勤思求变,在“智慧法庭”建设上先行先试,着力推进信息化应用赋能诉讼服务、多元解纷、执法办案,有效应对“案多人少”矛盾。在全市基层法庭率先启用“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云上法庭”“智能中间柜”等,助力智慧审判、无纸化办公;在全省率先开启法官进网格的“云上网格”,线上回应群众法律问题。

优化“司法服务”,彰显“为民担当”。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解纷需求,2019年成立朱自英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诉前调解共化解各类纠纷1500余件,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其中巧用“新规”释理,化解“彩礼”纠纷,让彩礼回归于礼,让婚姻始于爱,被省法院视频号发布。2020年法庭在辖区龙固镇探索打造全市首家“网格+警格+家事调解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审务工作站+24小时自助服务+巡回审判”多元一体的社区善治“龙固样本”,成立以来共巡回审判各类案件266件,工作经验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