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他的坚持让30多年的友谊没翻船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8日A03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第A03版:审判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鲁海军 费苏皖

“这合伙买的设备,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谁也不要拿走,当废铁卖,要赔一起赔,我又不是亏不起。”还未到谈话室,就远远听到了老杨和老李的争吵声。

一起因合伙纠纷引发的诉讼案卷,摆在了淮安市洪泽区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法官郑雪峰的面前。通过庭前法官调查发现,老杨和老李原本是30多年的好友,此前多次合伙做过生意,无论是挣钱或是赔钱,两人从未红过脸,胜似亲兄弟。

是什么引燃了情绪,让两人之间产生如此大的矛盾嫌隙,老朋友关系降到了“冰”点?带着这个问题,郑雪峰决定组织两人到法庭谈话室进行调解,没想到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郑雪峰经谈话了解到,被告老杨对市场信息灵敏,一次,其从亲戚张某处嗅到了新的商机。张某经营一家中小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储存罐,用于存放生产用的原材料。当老杨将他和张某商议的融资租赁方案告诉老李时,很快得到了老李的附和。2023年2月间,老杨和老李分别出资11万、10万购买了一个200多立方的储存罐,租赁给张某经营的企业,当月他俩就收到了5000元的租金。

然而,好景不长,因张某经营的企业订单减少,多次提出降低租赁费,虽然得到两人的同意,但这也让老李心里犯了嘀咕。加上,老杨曾经单独收取了一个月的租金未告知老李,现在老杨单独同意终止与张某公司的租赁合同关系,引发了老李的不满。在一次酒桌上,两人因此发生了第一次的互相埋怨,直至相互指责。

为此,老李便一纸诉状将老杨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伙关系,分割合伙财产。

郑雪峰和张某进行了沟通,告知其老李和老杨之间的矛盾由来。张某当即表示,愿意澄清与亲戚老杨之间的账务往来,说清降低租金的情况,帮助双方之间消除误会。郑雪峰见张某是真心实意,便引导其是否愿意托底收购,一起参与到实质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中。

郑雪峰用事理、情理说服了张某,但张某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企业转型升级一次性拿不出10万元,短时间内仅能拿出6万元,同时考虑到其与老杨之间的亲戚关系,会不会再次引起矛盾。

郑雪峰指了指旁边书记员手里的执法记录仪,整个谈话和现场评估全程录音录像,且给出的储存罐10万元参考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本以为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老杨和老李两人对于储存罐处置及其价格没有异议,也化解了双方与张某之间的误会,但对于这10万元款项分配却让老杨和老李又产生了分歧。

郑雪峰觉得不能让两人因为这点小事就打翻了友谊的小船。郑雪峰一边翻看着卷宗,一边梳理自己的调解思路,突然看到当事人老李就住在自己所挂钩的村居,他立即拨通村治调主任的电话,寻问老李的相关情况,邀请他一起做老李的工作。

2024年9月20日,刚开庭结束的郑雪峰接到了老李打来的电话,表示同意按照各半分配,感谢法官的辛苦付出和倾心调解。他趁热打铁,当即拨通了老杨的电话。多年好友,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伤了朋友和气,大家就各退一步……经过一番耐心开导,老杨最终也同意了各半分配。

为尽快妥善解决该纠纷,当天下午,郑雪峰约定老李和老杨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签署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