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八旬父母助子还债 多方合力化解纠纷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8日A03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第A03版:审判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张毅)近日,镇江市京口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机械执行,而是通过促成和解,分期执行被执行人工资收入,帮助银行化解金融风险。这种善意执行不仅感动了被执行人及其父母,也促使多方合力,最终圆满解决了两起执行案件。

2019年至2021年期间,费某因家庭开支分别向A银行和B银行借款。后因未能按时还贷,两家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2022年,京口法院判令费某偿还两家银行共计50万元及相关利息。

2022年,在A银行申请执行后,法院对费某的家庭及财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费某借款主要用于购买住房,但因婚姻破裂,原本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还贷义务转为由费某一人承担。费某作为某高校教职工,虽有稳定收入,但抚养孩子和独立偿还房贷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陷入困境。费某向法院如实申报了其单位及收入情况,并主动申请法院执行其工资,同时恳请法院暂缓对其与孩子居住的唯一住房的执行。

法院在充分调查后确认,费某所述属实且其偿债态度积极。为践行“善意执行”理念,法院除执行费某工资外,未对其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2024年,在B银行申请执行后,执行法官现场调查时遇到了费某的父母,并将费某的情况告知了两位老人。两位八旬老人了解案情后,四处奔走联系法院和银行,希望帮助儿子偿还债务。老人坚定地向执行法官承诺:“欠债还钱,我们一定在有生之年把孩子的债务全部还清。”老人的诚信和爱子之心深深打动了法院和银行。

在法院的积极协调下,银行在金融政策范围内为费某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减免。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两位老人最终帮助儿子还清了全部债务,一家人得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