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便民为目的,聚焦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致力于创新服务方式、细化便民举措、完善规章制度,多措并举解决商户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以“放”字破题
厚植城市文明内涵,兼顾市容与繁荣
想做到将城市管理的“难点”变成城市文明的“亮点”,就要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和百姓在物理上拉近、情理上接近、法理上靠近、心理上贴近。
近年来,扬中城管以“721工作法”为基本原则,多维度推进包容执法,他们积极推行“轻微免罚”和“首违不罚”,制定并公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优先采取说服教育、劝导规范、指导约谈等行政指导措施,真正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自清单实施以来,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0余起。
与此同时,扬中城管结合群众需求,全方位松绑外摆经济,改变原先“禁止出店”管理模式,在市区设立小吃疏导点和便民疏导点,对城区部分商户划设限时外摆线,并加强外摆区、疏导点及周边环境的市容管理,规范外摆经营的同时激发消费活力。他们还根据商户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科学施划“临时充电线”“临时晾晒区”“可变式停车位”,解决商户充电、晾晒、停车、经营需求的同时,实现门前市容环卫整洁和人行道路通畅。截至目前,在城区沿街商铺门前划设限时外摆区20余户、便民疏导点4处,施划“临时充电线”500余处,“临时晾晒区”30余处,“可变式停车位”40余处。
以“效”字推进
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统筹速度与温度
行政审批工作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如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行政审批依法规范、透明高效、公正公平、便捷温馨是关键。
近年来,扬中城管聚焦市容环卫领域、城乡规划领域多发高频违法行为,编制并公示《扬中市城市管理局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不仅在政务平台主动公示所需材料,还在日常执法管理过程中主动对商户进行宣传警示,提高行政相对人守法意识。
通过企业先行承诺、审批“容缺办理”、事后监督管理的方式,极大压缩审批时限,优化许可办理流程,降低审批办事成本,加快建设项目审批进度。截至目前,采用“容缺审批”模式,共受理户外广告设置、临时占道经营许可、建筑垃圾核准等事项90余件,办结率100%。
以“服”字拓展
搭建涉企联动桥梁,平衡刚性与柔性
作为城市管理者,既要督促企业担当作为,爱护城市环境,又要换位思考,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2024年起,免除了渣土管理费用及处置核准办理手续费用,减少企业经济负担,还主动帮扶企业,指导运输车辆“七统一”、施工工地“五达标、一公示、六个百分百”实操,并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渣土运输企业宣贯法律法规,强化企业自治。
在技术上,推行渣土运输车辆GPS云端监管,除必要的运输企业资质核查外,实现企业零打扰。截至目前,该市目前核准的7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73辆运输车辆均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
在守牢建筑渣土输入关口,从源头上杜绝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撒漏扬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扬中城管联合市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建立日常检查与集中整治、属地管理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保持打击渣土运输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并推动建筑垃圾源头信息互通共享、全量掌握,科学规划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形成处置利用的良性循环,严密全流程闭环化监管,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品质,优化项目建设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