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路径 深耕基层治理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7日A01
日期:02-27
在苏中平原的泰兴市分界镇,一位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镇党委书记,正以独特的法治视角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王进军,这位既通法律又懂治理的基层干部,带领干部群众,用三年时间将分界镇打造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样板,探索出了一条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头雁领航: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工程
要想打造法治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且“关键少数”要带头学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思维和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王进军通过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能力测验制度,将党员干部学法考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能力。多年来,分界镇每年至少开展党委中心组学法会议4次、镇机关干部至少开展学法会议8次,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法治考试。与此同时,制定并实施了《分界镇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分界镇年度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努力把法治建设新精神转化为推动政府工作的具体实践。
机制破冰:矛盾纠纷化解的“分界模式”
由于分界镇地处边界地区、社会民生事业相对滞后、矛盾纠纷化解也存在反复问题,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进军通过调查研究,意识到主要原因就是各渠道反映的矛盾纠纷没有实行统一扎口管理,调处的组织和指挥体系不畅。
王进军在充分了解这一弊端问题后,探索打造了分界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托镇人民信访接待中心和司法所,整合信访、综治、司法以及各村居、群团组织等各方资源,不断强化阵地队伍。围绕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的日常排查化解,提供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等专业化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加强协调督办,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坚持日线上调度、周中心工作例会、月度联席会议以及周报、月报工作制度,对全镇矛盾纠纷情况进行高频、精准调度。同时,坚持“为化解矛盾找办法、为责任单位找路子”工作理念,建好用好“四张清单”,即小微矛盾清单、初信初访清单、突出问题清单、防反弹清单,并对重点人员,由中心牵头做好稳控工作,统筹资源、联合各方、落实措施,杜绝失管漏控现象。并对存量突出信访难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调度、会商解决方案,统筹镇级专兼职调解力量进行调处化解。通过推动矛盾纠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受理、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全镇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和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资源重构:法律服务网络的立体构建
人民调解制度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之花”,在法治建设和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人民调解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王进军通过认真研究学习人民调解法的相关内容,认识到人民调解力量对于基层矛盾化解的关键作用。为了充分统筹运用镇、村(社区)两级共1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功能作用,分界镇制定出台了《分界镇调解员考核办法》,针对机关干部、村居干部、网格员、专兼职调解员分别制定了考核细则,调解员们负责各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具体工作。
为了解决分界镇辖区偏远,当地群众找法官打官司困难的问题,王进军统筹协调,在2024年年初打造了“融合法庭”,在镇非诉中心设置专门的工作地点,联合泰兴市黄桥人民法庭,引导法院法官下沉基层、以案释法、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开通法官线上预约,引导群众到镇矛盾纠纷服务中心化解矛盾纠纷、解答疑难法律问题,并对调处成功的矛盾纠纷帮助当事人进行协议的司法确认,确保协议内容对当事人之间更具有约束力。
站在新的起点,王进军又开始谋划“法治乡村”建设升级版。这位法治路上的躬耕者,正用法律人的执着与基层干部的担当,在分界镇这片热土上书写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