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季云秋:“鸡蛋里挑骨头”的法制员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6日A07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季云秋,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秦灶派出所法制员,一个爱“鸡蛋里挑骨头”的法制员,2011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他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湛过硬的专业素养,为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筑牢根基。曾先后获得“十佳办案民警”、“优秀党员”、“崇川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

当好案件审核的“啄木鸟”

每天,季云秋总是最早坐在办公桌前,开启他一天的案件审核工作。他面前的卷宗,承载着一个个复杂纷扰的故事,有邻里间因琐事而起的拳脚相向,有街头巷尾的盗窃诈骗行径,也有商业纠纷衍生出的违法冲突。但无论案情简单或是棘手,他都以同样的专注投入其中。

有一起看似普通的盗窃电动车案件,卷宗初看证据确凿:现场监控拍到嫌疑人作案过程,赃物也已追回。然而,季云秋却凭借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细微的漏洞。在查看嫌疑人的抓获经过时,他注意到民警记录的时间节点与监控显示存在几分钟偏差,这几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影响整个案件的合法性。他立刻与办案民警深入沟通,重新核实细节,原来是民警记录时的笔误。及时纠正后,避免了案件在后续诉讼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正是这样一次次细致入微的审核,季云秋让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面对疑难复杂案件,他更是全所的“定海神针”。曾有一起涉及网络传销的新型犯罪案件,犯罪链条横跨多个省市,电子证据繁杂琐碎,法律适用界限模糊。季云秋主动请缨,一头扎进海量的资料中,钻研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上级法制部门反复研讨,还向专业的经侦领域专家请教。历经数周,他为办案民警制定出详细的侦查取证方向,梳理出清晰的法律适用脉络,最终助力该案成功破获,为全所办理此类新型案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好规范执法的“守门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季云秋不仅专注于个案审核,更着眼于提升全所民警的执法素养,为执法规范化建设铺就坚实道路。

他精心筹备的“每周法治课堂”,已然成为青年民警们汲取知识养分的“充电站”。课堂上,他结合当下执法热点问题,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从如何规范制作一份询问笔录,确保每一个问题都精准有效,到在不同场景下的现场处置流程,如面对醉酒闹事者、精神病患者肇事时的恰当应对,他都倾囊相授。为了强化实战效果,他还组织模拟演练,模拟各类真实警情,观察民警们的执法操作,随后进行针对性点评,指出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新警小包初到派出所时,面对执法工作一头雾水,第一次制作笔录就漏洞百出。季云秋主动当起他的“导师”,从最基础的法律文书格式,到如何与当事人有效沟通获取关键信息,一步步耐心指导。在一次盗窃案办理中,小包跟着季云秋全程学习,从接处警开始,观察如何快速固定现场证据、询问证人技巧,到后期卷宗整理,小包逐渐掌握了执法要领,成长为能独立办案的合格民警。在季云秋的努力下,派出所整体执法水平显著提升,执法投诉率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当好接处警中的“暖心灯”

派出所的接处警工作,如同城市的应急脉搏,时刻跳动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而季云秋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温暖人心的瞬间。

一个寒冬深夜,报警电话急促响起,称有位老人在街头迷路,衣着单薄,言语不清。季云秋和同事迅速驱车赶到现场,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老人身上,轻声安抚。在耐心沟通中,发现老人患有轻微老年痴呆,记不清家庭住址,身上也没有任何有效证件。季云秋凭借经验,带着老人在周边小区走访询问,同时联系指挥中心查看有无相关走失人员信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联系上老人的家人,将老人安全送回。那一刻,这名老人家属眼中的泪花与感激,是对他付出的最好回馈。

还有一次,接到一起宠物店消费纠纷报警,原来是顾客与店主因宠物寄养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围观群众众多,场面混乱不堪。季云秋赶到后,先以洪亮清晰的声音表明身份,稳定现场秩序。随后,他分别与顾客、店主单独沟通,了解事情全貌。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他公正地指出店主在宠物的寄养期间处理上的不妥之处,同时也劝导顾客理性维权,避免过激行为。在他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商场恢复了正常营业秩序。他用专业与耐心,将矛盾化解于萌芽,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