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皂角树下成长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5日A06
日期:02-25
2024年4月至12月,我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八个月借调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学有所获、行有所成”的真谛。
位于东交民巷27号审判大楼前的百年皂角树,见证着法律精神的代际传承,它的身旁,始终围绕着具有皂角树品格的法治同行者们。
“忙碌”是他们的工作状态。年均审结万件案件,从晨六时到晚十时的工作节奏构成了行政庭法官们的日常写照。“严慎”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无论是裁判文书的拟定还是司法解释、会议纪要的起草,都要字斟句酌。裁判文书和文稿的校对更是慎之又慎,一般从个人阅校到两人读校,再到主审法官确认,确保无文字疏漏。“为民”则是他们永恒的追求。2024年,行政庭法官们追寻137份再审申请背后的民生诉求,通过巡回审判化解纠纷,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在政策框架内实现案结事了,托举起群众的“稳稳幸福”。
在初到的两周业务培训期间,分管院领导给我们讲授如何提高“领悟力”“概括力”“表达力”,庭领导则专门给我们讲授专题党课,行政庭众多业务大咖给我们做专题的业务培训。
在办案实践中,我严格按照再审审查要求,及时转变审查理念,在审查过程中积极与主审法官进行对接沟通、认真撰写审查报告和裁判文书、仔细校对文稿,“认真谨慎”成为贯穿始终的准则。在同事指导和帮助下,我先后共协助办理了160余件案件。办案之余,我还积极参加行政审判质效提升专项调研相关统计分析材料和审判团队相关会议纪要的起草工作,开拓了视野,也夯实了专业能力。
经过借调学习,让我更加深刻领悟到我们要在裁判过程中强调问题意识,探究法律、司法解释制定的时代和理论背景,探究法律条文制定的目的、价值,注重国法、天理、人情,在裁判文书中讲透法理、事理、情理。
(作者系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行政庭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