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新形势下法律监督内涵研究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20日A07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学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当代中国,随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律监督成为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确保国家法律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法律监督不仅关系到宪法和法律的实际效力,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本手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法律监督的宪法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法律监督旨在通过专门机关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及所有法律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符合法律规范,保障法律的统一和严肃性。这一定义明确了法律监督的主体、对象和目的,将法律监督的范围扩展到国家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包括对立法、执行、司法及其他国家机关行为的监督,对公职人员履行职务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公民和法人的法律遵守情况的监督。在具体范围上,法律监督不仅限于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的事后惩处,也包括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预防和遏制。

在中国宪法体系中,法律监督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首先,宪法明确规定了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和地位,赋予其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宪法职责,体现了国家对法律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其次,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监督与制衡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监督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基础地位。这种监督不仅限于司法领域内的法律监督,也包括立法、行政等多个领域的法律监督,形成了一个覆盖国家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法律监督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律监督在新时代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公众对法律监督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求法律监督能够有效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还希望通过法律监督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法律监督需面向未来,聚焦于深化监督机制、提升效能和拓展监督领域。首先,应深化法律监督的机制建设。这包括加强法律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外界不当干预。同时,加强监督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法律监督的渠道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法律监督的反馈机制,加强监督结果的公开透明,确保监督活动的结果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同时,法律监督的领域应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求而不断拓展。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如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使用监管等,这要求法律监督机关及时应对新情况、新挑战,确保科技进步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