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这么一打,我来夸一夸,翟山派出所有位女警官,名字叫刘谦,分管管道新村的安全,天天在管道忙不闲,防偷盗、防诈骗、防火灾,乱放鞭炮她也管……”这位管道社区宋文琪老先生打快板称赞的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翟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刘谦,那可是心系百姓的社区“大管家”,“90后”的她扎根基层,总结“四管”工作法,用智慧与汗水夯实社区平安根基。
声声入心 反诈宣传“零距离”
“大爷大妈,现在假冒‘孙子’的诈骗高发,您转账汇款一定多核实,别让假孙子骗了您的养老钱!”为提升老年人对诈骗犯罪的“免疫力”,刘谦通过掌上警务“泉警+”平台点对点发送防骗提示的同时,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她采取入户宣传的方式向老年人讲授反诈知识,帮助老年群体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为了提升社区反诈宣传效能,刘谦通过整合小区物业、保安、志愿者、网格员等平安建设力量,组建“管道义警队”,进单元、入商户、上广场,开展“标语随处可见、朋友圈全面渗透、反诈人人有责”的地毯式反诈宣传。
“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在商铺的点餐处、电梯入口、大爷大妈的购物手提袋随处可见醒目的宣传口号,每逢节假日,刘谦都要在小区广场设置宣传栏,向社区群众普及防骗知识。
“女子不刷单,男子不裸聊,横财到嘴边,吃亏在眼前……”刘谦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居民讲解各种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方法,在她的“轮番轰炸”下,“不轻信、不转账”逐渐深入社区居民的潜意识,电信诈骗发案率大幅下降。
件件用心 深耕社区“责任田”
“一张笑脸、一颗真心、一句好话,群众眼中的小事是我工作上的头等大事。”面对群众的诉求,刘谦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她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2024年10月18日,刚刚在警务室调解完纠纷的刘谦回到所里正准备去饭堂吃饭,便接到了社区居民王阿姨的电话,电话那头急切地说:“小刘啊,你快来我家看看吧,屋顶漏水了,我家都快成水帘洞了!”在电话里安抚好王阿姨后,刘谦带队快速来到现场,发现三楼正在装修的李大爷家水管漏水了。关闭进水阀,电话告知李大爷尽快修复水管,帮助王阿姨打扫屋子、清扫积水、收拾物品……“小刘啊,真不好意思了,又麻烦你了,阿姨给你做饭吃!”“没事的王阿姨,您孩子不在身边,有事您就电话给我,随叫随到!”正在拖地的刘谦笑着说。
在社区,刘谦是和“魔术师刘谦”一样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有事找小刘,万事不用愁!”在群众眼中,刘谦就是他们的贴心人。148栋居民楼、常住人口1.2万人,刘谦从管理好每一栋楼宇、处理好每一起警情、服务好每一个群众做起,用心用情为他们排忧解难。
事事尽心 当好企业“护航人”
“我们提供上门服务!”刘谦在一次走访时了解到,辖区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新聘用很多外地员工,需要办理居住证,但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冲突还没有到派出所办理。得知企业需求后,刘谦详细了解了企业本次办证人数等情况,列出材料清单,上门为外地员工集中办理了居住证。
登记企业基本信息、完善员工个人信息、检查消防基础设施、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中,刘谦通过问企所需、所急、所难,查消防安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三问三查”方式,提供一对一专业警务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公安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加速度”。仅2024年以来,她先后开展消防、反诈等安全防范活动4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上门办理户政、居住证等业务60余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刘谦警官可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护航员’,有什么问题都及时帮我们解决。”管道工程公司负责人李经理夸赞道。
“打竹板,响连天,管道有位好警官,她的名字叫刘谦。昨天说她几点好,今天说她更新鲜,下社区、进学校、访企业,天天从早忙到晚……”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90后”社区民警刘谦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