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莉
本报通讯员 李路 惠家豪
张家港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辖区有中小学、幼儿园16所。该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聚力打造“三心工程”,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体系,以实际行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爱心育苗 敲响学校“平安铃”
“手持盾牌,身体重心在脚上,以更好地控制移动和挥动盾牌。”2月8日下午,城中派出所实战小教员王伟帅正在张家港市万红小学校门口指导校园安保人员正确使用防爆器材。
作为学校的“最小应急单元”,校园安保力量责任重大。每年开学前夕,城中派出所都会组织专业力量深入辖区1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宣讲培训+模拟实战”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校园安保队伍应急处突能力,保证校园绝对安全。
在提升校园内部安全防范的基础上,城中派出所因地制宜完善“护学岗”工作机制,通过联动校园周边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安保力量,打造由“警校家”向“警校家+N”护学转变的模式。民警、教职工、家长志愿者及其他群防群治力量联合上岗,开展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及治安秩序整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
截至今年2月,已成功组建“警校家+N”护学队12支,每日护学力量从原来的50余人增加到了如今的150余人,共同构成维护平安校园的有生力量。
精心壮苗 撑起心灵“太阳伞”
写下“烦恼”丢掉、代号接龙、赞美游戏……开学前夕,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操场上格外热闹,一场心理健康主题的“迎新班会课”在此举行。
“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同学们学会表达,善于‘发泄’,做一个阳光快乐的少年。”组织活动的社区民警兼法治副校长须鋆鹓说。
连日来,城中派出所10名法治副校长相继走进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走进班级,向学生“沉浸式”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除了利用新生报到日、开学第一课等良好契机开展活动外,城中派出所还和街道未成年保护工作站建立捆绑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推动公安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
“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校园霸凌、心理障碍、违法倾向等苗头性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与联动单位沟通,研究处置办法,通过‘一事一策’,切实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教。”城中派出所负责人罗楠介绍道。
用心护苗 织密环境“防护网”
“未成年人信息要及时登记,不适合未成年人玩的剧本一定要张贴标识……”近日,在张家港市第二中学附近的一家剧本杀店内,城中派出所“阳光”护苗小队成员胡云对门店进行全面检查,叮嘱店家对进店的未成年人进行规范登记。
为青少年打造干净的成长环境,是城中派出所成立“阳光”护苗小队的初心。这支由7名社区骨干民警组成的队伍实时关注校园周边新业态的发展变化,对辖区密室逃脱、桌游、剧本杀等青少年喜欢去的流行娱乐场所进行常态化巡查走访、规范化整治。
“城中片区的学校多,商圈多,治安形势相对复杂,但派出所民警始终‘在线’,给我们广大师生们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张家港市教育局安保科科长潘龙宪说,护航平安开学季,城中派出所还采取“警校恳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集校方、学生家长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的意见建议,协调帮助解决问题。
“阳光”护苗小队成立以来,共排摸检查校园周边商铺、摊点等场所100余家,整改各类风险隐患3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