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春光好 服务法味浓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13日A02
日期:02-13
(上接1版)
“在整个集宿区,只要扫描二维码参与安防法律、知识普及,就可以获取免费WiFi服务、电瓶车充电免费时长等服务。”塘市派出所所长吴昊说。
据了解,在张家港四大产业园区的集宿区内,这种“警务便民”的二维码随处可见。新入住的居民不仅可以扫二维码门牌进行自主登记申报、办理居住证等7项新市民业务,还能通过“人工服务”模块,直接联系就近的警务站、警务室,获取民警点对点帮助和服务。
“一复工就赶上一季度冲刺,工友们都很忙碌,‘扫一扫’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实在是太贴心了。”朗信电气公司设备工程师袁绍坤说。
警务无人机低空巡逻、智能安检设备过滤风险隐患、5G消防烟感器、智能道闸辊闸、推行员工“一卡通”智能门锁……漫步在“智联朗居”集宿区内,一系列安防举措目不暇接,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科技感、安全感。
“春节后返岗率达98%,智慧管理功不可没。”江苏富春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张家港公安通过“警务便民”系统精准推送反诈预警、法律咨询等信息2300余条,全市涉企纠纷警情同比下降34.5%。
一行业一协会,让产业安全更放心
位于长江沿岸的张家港市德积街道被誉为“中国包芯纱名镇”,是全国性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德积派出所辖区内437家企业中,氨纶纱企业占到了251家,列管的41家危化品企业均为氨纶纱上下游产业。
“氨纶纱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人员众多、产品工序复杂、产品性质特殊,都易引发安全事故。”德积派出所所长缪峰介绍。本着安全发展的核心理念,德积派出所从源头入手,会同安监、住建、消防等部门,吸收张家港市包芯纱行业协会技术人员组成“安心氨纶”服务队,至辖区企业实地勘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商讨并制定成本最小、措施最全、效益最大的安全生产有效方案,着力从源头防范化解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
复工复产首日,社区民警姜华、协会秘书朱毅兴、律师孙耀峰在完成区域性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后,梳理了包含“过氧化工艺装置自动控制”“危险岗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控制”“岗位安全责任险投保”等在内的23条专业建议,在“安心氨纶”联系群中统一发布,帮助企业精准识别潜在行业安全生产风险。
据统计,年初以来,“安心氨纶”工作服务队共帮助企业排查整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97个,提供专业建议63条。
“不只是‘安心氨纶’,我们还先后协调了冶金、化工、塑业等11个行业协会与属地派出所结对组成服务队。”张家港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负责人万宣说,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携手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办公场所,通过现场实景教学、实操演示的方式,将安全生产理论“掰开来揉碎了”讲述给企业,扫清安全生产人员的知识盲区。线上,则按照产业分门别类推出“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4个专场,通过直播互动、录播回放、一图读懂等方式送到企业门口、员工手中,基本实现了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