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双重身份”扛起“双重责任”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11日A04

日期:02-11
字号:
版面:第A04版:人物·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将面临一定数额的诉讼费,以及耗时耗力的一审、二审,大家各退一步把事情解决了,就不必再为这事花费力气和金钱了”“办企业声誉很重要,对你企业也有影响”……在宿迁市宿城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吴红军调解工作室,吴红军劝了原告劝被告,最终顺利化解了这起因拖欠货款而引起的矛盾纠纷。

这是区政协委员吴红军入驻宿城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以来,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助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缩影。

2020年8月,42岁的吴红军“签约”宿城法院,成为一名调解员。“调解员+政协委员”这个双重身份对吴红军来讲既是一份光荣,又倍感压力,光荣源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压力来自法律专业知识的缺乏,担心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解员。为了胜任调解员工作,他就必须有较强的法律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本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努力使自己尽快地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基本能够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吴红军除了参加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座谈会外,认真向书本学习,比较系统熟练地掌握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他还积极向有经验的老调解员学习调解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吴红军还特别注意搜集整理各种村规民约和社会习俗,认真探索依法调解和利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解决矛盾的结合点,拓宽调解工作思路。

在指导法官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吴红军在一点一滴的调解工作中学会做当事人调解工作和制作调解笔录、调解协议等,并认真总结,抓住每一个案件的突破点,不论成功和失败,都要分析原因,以便下一次遇到同类案件做到心中有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解员。

在调解工作中,让吴红军印象最深的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王某因经营需要向高某借款66万元,借款一年,约定年息15%,利息半年一付,并由当事人宿迁某公司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当事人王某归还了部分借款本息,尚欠本金32.7万余元及利息一直拒绝偿还。高某经多次索要无果后,一怒之下将王某及宿迁某公司告到法院。

吴红军接到案件后,详细了解案情,分别找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与王某及宿迁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沟通,但王某一直说没有钱归还借款。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而且双方情绪激动。吴红军一边耐心劝解,一边寻找突破口。吴红军与宿迁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一番交心,说公司办企业声誉很重要,对企业也有影响。经过耐心劝说,宿迁某公司同意公司替王某偿还高某借款及利息合计33万元,顺利化解了这起因拖欠借款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宿迁某公司当场支付高某借款本金及利息。

2024年以来,吴红军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30余起,成功调解290余件,调解成功率近47%,连续多年被宿城法院评为优秀调解员。

如今的吴红军热情更高涨,他说:“荣誉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鞭策,我将继续保持初心,认真履行调解员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