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旭
本报通讯员 周心怡 李布新
时光如潮,追赶奋斗者的足迹。岁月如风,吟唱奉献者的华章。2024年,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感恩奋进、实干争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14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在强化履职护航全区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服务更有力度
这一年,亭湖检察院服务发展更有力度。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全区产业现代化,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2024年共办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76人,帮助企业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康之源”非法集资案办理获省检察院领导批示肯定。
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建立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基地,开展普法直播4场,听众2万余人。办案团队荣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集体”。
立足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打造丹顶鹤保护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创优“检鹤行歌”公益诉讼品牌,与保护区管理处签约全国首单“司法+盐沼+蓝碳”项目,“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被《检察日报》重点报道,两起案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保障更有温度
这一年,亭湖检察院保障发展更有温度。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推进平安亭湖建设。充分履行检察职责,加强监检协作配合,助力反腐肃贪。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共同办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犯罪案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该庭审作为全省“百庭考核”观摩庭。
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办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犯罪384件。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强化养老机构监管。整治养老诈骗案,获评全省“检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健全民事诉讼监督机制,开展破产案件专项监督,制发的类案检察建议获法院采纳。与人社部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协作,支持起诉追讨农民工工资30余万元。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工作,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提升行政检察质效。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要求,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注重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发放救助金23万余元,未成年人救助案被最高检推广。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年批捕起诉侵犯未成年人犯罪23人。依托“小溪流”未检工作室,创建“帮教阵地+保护中心+服务点位”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加强校园周边安全、文身治理等专项监督,通过“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复核,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以高质效履职践行为民初心。
监督更有精度
这一年,亭湖检察院监督履职更有精度。首创全省执法司法监督中心,构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政法委执法监督、法治督察衔接机制,开展专项监督16项,监督案件133件,中央政法委、省检察院等领导调研中心工作时给予肯定,中心被列为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培训班观摩教学点。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省市区三级联动制发检察建议,有效推动高校加强内部管理。着力构建亭湖区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刑事案件认罪认罚适用率90.1%,共对175件危险驾驶、盗窃等轻罪案件实行“一站式”办理,办案周期缩短、办案质效提升。
加快科技强检步伐,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自主研发的扬尘环保税追缴模型在最高检监督模型平台上架应用,追缴税款140余万元。医疗保障职责监督模型打破信息壁垒,运用后辖区适龄残疾女性“两癌”免费筛查率大幅提升,从19.8%提升至68%,被省检察院推广应用。
队伍更有活力
这一年,亭湖检察院队伍建设更有活力。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现场研学,抓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与检视整改一体化进行。加强“三个管理”,延伸监管触角,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加大普法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一批新媒体作品脱颖而出,《我的鹤儿我的河》荣获全国检察优秀影响力作品,被最高检通报表扬。13项工作被主流媒体报道。
深化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专业素能。6人获评市级以上标兵能手、人才库成员,9篇论文获评市级以上优秀理论研究成果,搭建“亭检青锋”平台,建立政治、业务双导师帮带制,组织小课堂大比武,培养“能说会写善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以高质效履职淬炼过硬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