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金梦晰 朱丽佳
本报记者 郎建强
三年来,他利用微信得心应手地“一人分饰多角”,花言巧语获取被害人信任,精心上演骗财“局中局”,以为伪装得天衣无缝,奈何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近日,经常熟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吉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责令退出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程某。
离职后他和前老板合作做“生意”
2020年4月,张吉经老乡介绍到程某的环保设备安装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管道设备安装。张吉工作兢兢业业,给公司负责人程某留下了良好印象。
然而,2021年1月,张吉却突然向程某提出辞职。“张吉的工资是通过微信转账日结的,我们既没有任何债务纠纷,也没有过矛盾冲突,所以他的离职在我意料之外。”程某表示曾多次挽留,但张吉去意已决。
离职后,两人没有就此断联,时常会通过微信互动。2021年2月,张吉向程某透露说B市生态环境局有废气处理设备管道安装项目,并坦言自己与该局领导相识,可以帮忙促成项目合作。事后,张吉还将B市生态环境局员工李阳的微信推荐给了程某,便于他们直接沟通。
鉴于张吉此前敬业的工作态度给程某留下了深刻印象,又考虑到张吉与李阳是朋友,李阳指定张吉作为工程领队也无可厚非。因此程某对两人深信不疑,在未现场考察、未签订施工承揽合同的情况下,直接将工程全权委托张吉。
上演现实版“分身有术”
程某自以为傍上了“大树”,殊不知等待着他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张吉及工程队队员徐俊等人定期通过微信向程某汇报工程进度,偶尔还会发送施工现场的照片、视频,程某看后对张吉的能力更是赞赏有加。
2021年4月,项目如期结束,程某开始向李阳和张吉讨要工程款,李阳却以“工程结算不归自己管”为由将B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荣成、财务姚婷的联系方式推给程某。
然而,姚婷的出现让程某的生活迎来了新的转折,由于工程款的结算,程某与其联系频繁。“她每次都耐心地告诉我说不是想拖欠钱款,只是资金审批手续麻烦。”在姚婷温柔贴心的安抚中,程某对其暗生情愫。不仅如此,姚婷还常常与程某吐露心声,她说自己脾气柔弱,在职场备受欺负,这激起了程某强烈的同情心,在一来一往的互相安慰中,程某成功陷入“网恋”。此后,姚婷不仅在工程款事项上稳住了程某,还诱使程某频频给她转账。
在姚婷的周旋下,程某不仅未收回B市生态环境局废气处理设备管道安装项目的钱款,还在张吉和荣成的撮合下与昆山某染料厂做起了环保生意。
直到2024年2月,程某急需用钱,但眼看着两个项目所欠20多万工程款讨要无果,他只好来到B市生态环境局一探究竟。然而,经多方打听后,程某却发现长期以来活跃在自己微信好友名单中的局长荣成、员工李阳以及财务姚婷等都是子虚乌有的人物。自此,程某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张吉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沦为了他的“取款机”。
谎言被识破后,张吉仍不知悔改,他承诺会尽快变卖房产来归还程某钱款,但面对程某多次催讨,张吉均用各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程某向公安机关报警。
逐条梳理转账记录认定犯罪金额
2024年3月9日,公安机关受案调查,经调查涉案的微信号均指向张吉本人。同年4月11日,张吉被公安机关抓获。
“其实和程某聊天的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我注册了七八个微信账号进行切换,杜撰不同的身份接触他,就是为了骗取他的信任。”据张吉交代,所谓项目是虚构的,他从网上下载了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发送给程某的。后期面对无力支付的工程款,他又摇身变为“姚婷”,试图使用“美人计”来拖延时间。经公安机关核查,涉案金额达19万余元。
2024年7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审查起诉阶段,张吉对虚构事实骗取程某钱款的行为供认不讳,但对犯罪金额的认定有异议,他认为自己与程某之间的部分转账属于正常借款。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父母去世需要丧葬费”“小孩入院治疗需费用”等借款理由都是张吉编造的谎言,被害人程某是基于项目工程款未收回、索要钱款需要张吉从中周旋才屡次“借钱”给他,而实际上这些项目都是虚构,因此所谓的“借款”应当认定为诈骗金额。
8月16日,常熟市检察院依法对张吉以诈骗罪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