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千吨油轮“解困”记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2月06日A01

日期:02-06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1月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港口滞留长达一个多月的油轮,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终于顺利卸载了950余吨汽油。船员们满怀欣喜地沿着湘江驾船驶回江苏,买家望城某石油公司安稳接收汽油,也不再担忧码头油轮货物安全。

南京江北新区法院与长沙市望城区法院采取共同协商保全措施,让尚未收到全部货款的卖家南京某化工公司放心将汽油交付油库保管,静待买卖纠纷诉讼结果。这场涉及两地法院、牵扯四家上下游公司、在途汽油被迫滞留港口的复杂纠纷,终于迎来转机。涉案企业如同重新校准航向的船只,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再次扬帆起航。

困境:油轮滞留,企业纷争起

故事得从2024年10月说起。浙江某石油公司与南京某化工公司达成协议,购入约3000吨汽油。浙江某石油公司将同批次汽油卖给了湖南某能源公司,而湖南某能源公司又转手将其转让给望城某石油公司。四家公司一环扣一环,各自签下买卖合同。

同年11月上旬,油轮承载着950余吨汽油,准时抵达望城铜官码头。就在各方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剧情却陡然反转。南京某化工公司突然表示:“我们公司依照合同发货,可到现在都没收到全部货款,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货物所有权仍归我们公司所有,我们要申请保全!”南京某化工公司不同意油轮卸货,并向南京江北新区法院起诉并申请保全。

望城某石油公司认为自己向湖南某能源公司支付了大部分货款,合同约定的交付已经完成,自己已经取得货物所有权,如今汽油到了家门口却被阻止卸货,感到十分气愤,亦向望城区法院起诉并申请保全。

双方各执一词,一场激烈的“权益对决”就此拉开帷幕。

破局:两院携手,共寻化解路

两地法院立案后,承办法官迅速意识到,近千吨汽油滞留,不仅增加航运成本,影响生产供应链稳定,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如果等到案件判决生效再解决,可能旷日持久,必须想办法立即妥善解决。

法官们迅速取得联系,并专门组建了一个涵盖两地法院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微信联系群,搭建起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

在群里,当事人及时反映诉求,法官们多次耐心释明汽油滞留港口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承办法官劝道:“汽油长时间滞留港口,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样滞留,每天都会产生损耗、运输费用等损失。咱们得冷静下来,一起找个解决办法。”承办法官还抽丝剥茧般剖析各层法律关系,劝诫当事人要理性解决争端,一起寻找解决卸货问题的“最优解”。

转机:达成一致,油轮终卸货

经过两地法院反复协商沟通、深入浅出地释法明理,南京某化工公司和望城某石油公司终于达成一致:为减少各方损失,把汽油卸载并存放至望城某石油公司油库妥善保管,待法院确定权属后结算费用。企业负责人在群聊里表示:“多亏了法院居中协调,咱们才能达成一致,把汽油存放至油库妥善保管,大家心平气和地等待法院裁判结果。”

针对此次油轮滞留安全处置问题,两地法院齐心协力、及时出面,凭借专业智慧出谋划策,共同协商出一套周全的保全措施,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及时消除隐患、化解危机,不仅解决了油轮滞留港口带来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更让涉案企业对“公正与效率”有了更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