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艺术矫治“四维重塑”书写矫正新篇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1月22日A04
日期:01-22
本报讯(通讯员 缪燕青)1月17日,全省首次社区矫正对象艺术作品展览在常州市武进区熹平美术馆举办。武进区司法局精心筹备此次展览,旨在搭建一个让社区矫正对象展示自我、实现自我重塑的平台,深度探索以艺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社区矫正“武进模式”。
去年以来,武进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教育新路,聚焦专业引领、基地赋能、创作驱动、巡展推广“四维重塑”路径,成功构建起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社区矫正艺术矫治模式。
专业引领,筑牢艺术矫治根基。非遗艺术领域麦秆画、剪纸、雕刻等5位专业精英领衔,组建强大师资团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文博、敦煌画院书法家高文新、麦秆画大师郭畅旭等,凭借深厚造诣与丰富经验,从材料甄选、构思创意至技艺雕琢,全方位、精细化指导矫正对象,助其跨越艺术门槛,踏上技艺提升征途,在创作实践中培育专注执着品质,唤醒审美潜能,重塑自信内核,夯实融入社会心理基石。
基地赋能,营造艺术成长环境。苏宁影城、熹平美术馆等首批挂牌基地优势互补。苏宁影城作为省内首家法治影院,以宽敞展示区与密集人流,为作品提供高曝光平台,拓展传播广度;熹平美术馆、麦秆画研究所等则凭浓厚艺术氛围与专业指导资源,助力矫正对象浸润艺术文化、提升创作素养;持续拓展的公益组织与非遗传承基地合作网络,全方位、多层次营造适宜艺术创作与成长的优质环境,丰富矫正对象艺术体验,拓宽艺术视野边界。
创作赋能,激发内在蜕变动力。聚焦麦秆画、剪纸、雕刻等艺术形式,引导矫正对象投身创作全程。创作中,他们勇克材料处理、设计构思与手工技艺难题,诞生众多彰显自然壮美、人文温情、工艺精湛且内涵深刻的佳作。此过程成为矫正对象锤炼意志、重塑自我的关键旅程,使其在艺术精进中重识自身价值,激活积极改造内驱,实现从迷茫失落到自信奋进的心理跨越,以全新精神风貌拥抱生活、迈向社会。
巡展推广,提升工作社会认知。武进区司法局与熹平美术馆、苏宁影城武进店深度合作巡展,全力优化展区布局。凭借丰富展品吸引群众目光,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社会能见度与关注度,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为社区矫正事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汇聚支持力量,推动艺术矫治理念与实践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参观群众表示作品展现了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了他们努力改造的决心,这对于消除社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偏见、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
武进区艺术矫治工作通过专业师资引领、特色基地支撑、创作实践赋能、公益活动助力与巡展宣传推广,形成系统、高效且极具创新性的工作闭环,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充满希望与可能的新生之路,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可鉴、可学、可推广的“武进样板”,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留下深刻且温暖的印记,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彰显人文关怀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