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调解+”促成群众“幸福+”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1月22日A04

日期:01-22
字号:
版面:第A04版:江苏司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郑弋

本报通讯员 张永明

“司法所组织调解,法庭进行司法确认,当天就能结案,真是一步到位!”2024年6月17日,在江阴市司法局华士司法所,一起涉及50余名职工的劳动争议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并对司法所与法庭联合开展的“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给予好评点赞。

无锡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无锡市司法局坚持以“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为目标,积极创新“多元化调解+”模式,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民心凝聚的新路径。

调解+网格治理 实现纠纷源头化解

“楼上邻居装修漏水,现在我们家的墙面、地板、家具都遭到了损坏……”2024年12月25日,无锡市锡山区居民王女士向社区反映。依托多元解纷网格,社区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分包该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卢志恩。先后经过三次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就王女士房屋受损赔偿达成一致协议,当场一次性付清赔偿金额。

近年来,无锡市司法局致力构建诉源治理工作格局和多元解纷网络,不仅覆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更延伸至社会面。他们通过建立人民调解员与网格对接机制,共同织就多元解纷“防护网”,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无锡市司法局积极加强网格员调解业务培训,尝试将网格员培养成人民调解员。他们围绕婚姻纠纷、农村建房纠纷、民间借贷等常见纠纷进行深刻解读,开展以案释法,指导网格员参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目前全市已有900余名网格员取得人民调解员资格,人民调解员入网格化解纠纷3.8万余件。

调解+行业部门 凝聚纠纷化解合力

2024年12月31日,农民工刘师傅神色焦虑地走进梁溪区司法局扬名司法所,说自己和37名工友被锡山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吴某拖欠劳动报酬近两年,一直追索无果。调解员孙文杰接受指派后,在第一时间组织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相关人员联合展开调解,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耐心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6小时的调解,最终促使双方签署调解协议,顺利解决欠薪问题。

据了解,无锡市司法局坚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推动调解服务向婚姻家庭、知产保护、金融商贸、新业态就业等涉及民生、群众关注的领域拓展,为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健全完善“警调”“诉调”“检调”“访调”等对接机制,成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全市建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00余个,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218个。

调解+司法确认 巩固纠纷化解成果

2024年5月,江阴某纱业公司的工人陆续来到华士司法所,反映公司老板赵某拖欠50余名职工工资达162万。经过多次沟通无果,目前双方矛盾日渐激化。为快速解纷,华士司法所立即启动联调机制,牵头组织社保、派出所、法庭介入调解。最终,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由华士法庭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有效防止“事后不认账”的尴尬局面,使这一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近年来,无锡市司法局积极与法院联合,不断健全司法确认机制,通过邀请法官参与调解全过程,推动将司法确认前置到调解阶段,节省了司法确认前期审查时间,进一步提升调解协议效力。他们还创新开展“调解+远程司法确认”试点,推动镇街司法所与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站)建立线上联系,推动调解协议在线司法确认,为当事人提供快速办理、优先审查、线上确认、实时送达等专业便捷服务。

调解+智能应用 推动纠纷信息共享

“谢谢调解员帮我们解开了‘心结’。”“没有这个‘云调解’,我们还不知会闹多久呢……”2024年8月,杭女士长期居住外地,宜兴老家的房屋管道严重老化,给楼下何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双方多次电话沟通未果,矛盾逐渐升级。了解情况后,宜兴市司法局和桥司法所积极会同和桥镇政法办,借助远程视频调解平台,对纠纷情况进行调查和确认,促成双方就维修费用和赔偿金等达成了一致意见。

据了解,这是无锡司法行政系统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解纷关口前移,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调解服务的一个缩影。他们强化推广“智慧调解”平台和“苏解纷”程序,为群众提供线上调解服务,并将“调解小助手”融入全市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系统,通过线上流转矛盾纠纷,做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我们还探索建立了重点人员数据库,联合信访、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住建、网信等部门,将矛盾纠纷长期未有效调解、有激化倾向等重点人员纳入数据库,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推动重点人员纠纷有效化解。”无锡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举措切实为当事人提供了“足不出户化解矛盾”的便捷服务,极大地促进纠纷解决。2024年,全市通过线上化解纠纷459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