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海安强服务解企忧助企兴_江苏法治报_2025年01月16日A06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综合动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钱凯伦 卢佳

本报记者 郎建强

2024年以来,海安市检察院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聚力为企业提供快速纾解诉求、精准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等检察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院被表彰为“南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先进集体”。

惩治犯罪,净化企业“生态圈”

企业内部员工故意“损企肥私”的贪腐现象,严重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海安市检察院积极打击侵犯企业权益的犯罪,以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为导向,坚持涉企案件提前介入,在审查逮捕、起诉环节同步追赃挽损,力争将涉案企业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共办理涉企刑事案件47件92人,联合公安局、法院为企业挽回损失5200余万元。

在办理王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该院查实王某就职期间,持续利用职务便利,累计受贿700余万元,严重侵害企业利益。经承办检察官充分释法说理,王某退出全部违法所得,降低企业损失并取得企业谅解。

案件办结,但护企仍未停歇。该院针对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深入走访调研,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章立制,促进问题标本兼治。

助企纾困,守好企业“生命线”

海安市检察院始终秉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助企业纾难解困,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在办理南通某化工公司子公司股东朱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承办检察官审查全案,依法对朱某批准逮捕。然而该公司上市在即,为完成上市前股权分置改革,需注销朱某担任股东的子公司,该流程需要朱某配合完成线上注销手续。

针对企业诉求,该院一体综合履职,与看守所协调配合,在不违反监管秩序的前提下,由驻所检察官、管教民警全程监督,朱某通过手机App完成子公司注销面签认证程序,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主动服务,搭建检企“连心桥”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根本支撑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海安市检察院坚持主动靠前服务,会同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开展“亲商助企大走访”活动,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面对面倾听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员工保密意识、建立涉密系统等方面,为企业提出应对建议,共商解决措施。

护航新质生产力,需要多方联动协作。该院在全面梳理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的基础上,与通州湾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协作的意见》,成立护航高新技术企业专班,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对一”法律服务机制,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线索排查与维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