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便秘、关节疼痛这类“小不适”,习惯依赖药物缓解,却忽视了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近日,被便秘困扰10年的涂女士通过“揉肚子”成功改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0岁的涂女士被便秘困扰10年,常年依赖药物排便,还因多次腹部手术(阑尾切除、全结肠切除、部分小肠切除)留下多处明显疤痕。今年4月起,涂女士腹部疤痕持续疼痛,且仍需药物辅助排便。
今年8月她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求助,查体显示疤痕触痛明显(VAS疼痛评分8分),左侧腹壁张力高、肠动力微弱。经过仔细评估,康复治疗师何南决定为其采用“内脏松弛术”干预。
首次治疗后,涂女士疤痕疼痛显著缓解,疼痛评分降至2分;经后续针对腹腔粘连、恢复肠动力的治疗,到第四次治疗后她已能自主排便,逐渐摆脱了对排便药物的依赖。
可能有人疑惑,内脏松弛术究竟是什么?何南表示,它并非普通“揉肚子”,而是一种作用于机体特定解剖位置的轻柔手法治疗,能促使受损内脏、结缔组织恢复正常活力,促进器官运动、提升器官功能,是国际前沿且无痛的康复技术。
我们的内脏都有独特运动节律——心脏跳动、肠道蠕动,其他脏器也会轻微升降、移动或旋转。脏器间的筋膜能固定器官位置,同时让脏器顺畅滑动,保障脏器正常工作。
但当身体经历外伤、感染、手术、长期姿势不良等情况时,脏器组织可能粘连,局部张力增加、活动受限,长期下来便会导致功能失常。而内脏松弛术的核心,就是找到这些粘连点、释放张力,让脏器回归正常生理运动节律,进而改善功能。
那么,哪些情况适用内脏松弛术?
何南介绍,它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能解决术后疤痕疼痛、便秘、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还可改善颈肩腰腿关节疼痛、四肢关节活动受限,助力产后内脏功能重建,缓解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尿失禁等,甚至能用于日常保健养生。通讯员 王凝嫣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