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岁的张大爷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多学科专家的帮助下,成功接受硬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食管瘘封堵术,手术不仅成功封堵食管癌放化疗后合并的食管气管瘘,还通过电刀精准清除了气道赘生物,彻底解决了患者肺部反复感染、呼吸困难及无法正常进食的难题,为后续抗肿瘤治疗创造了重要条件。
六旬老人遭“瘘口”困扰,肺部感染持续不止
67岁的张大爷此前因食管癌接受基础放化疗治疗,定期复查CT时发现其食管胸中上段管壁增厚,局部已形成气管瘘,且中央坏死程度加重。尽管病灶整体有所控制,但仍持续累及气管。直到就医之前,张大爷的食管气管瘘存在已超半年。近半月来,张大爷每况愈下,咳嗽、咳痰及气喘明显加剧,进一步检查显示其肺部多发炎症,支气管狭窄严重影响了呼吸。
“瘘口导致消化液和食物残渣持续流入肺部,造成感染持续扩散,波及整个呼吸系统。若不及时干预,随时可能因呼吸衰竭或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呼吸科刘剑南主任形象地描述,“就像肺里时刻燃烧着一场‘内部火灾’。” 家属回忆时仍难掩担忧:“看他连喘气都越来越困难,我们既着急又心疼……”
精准施治封瘘疏堵须“双管齐下”
面对这一复杂病情,专家团队评估后一致认为:必须同时实现瘘口封堵与解除支气管狭窄两大目标。“就好比大楼中同时发生水管破裂和主干道堵塞,我们必须既‘堵漏’又‘疏通’。”刘剑南说道。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团队最终决定为张大爷施行支架置入术联合电刀赘生物清除术——即通过支架隔绝食管与气管的异常通道,防止食物、分泌物进入气管加重感染,同时清除气道内赘生物,恢复气道通畅。
深夜紧急手术,多学科团队全力以赴
考虑到患者病情的紧迫性,手术被安排于入院当晚11点紧急进行。虽已是深夜,但呼吸科、手术室和麻醉科团队迅速响应、及时到位、周密安排。手术中,呼吸科团队借助支气管镜细致定位瘘口;麻醉医生全程紧盯监护仪,实时调整用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护理团队密切配合,保障手术流程无缝衔接。凌晨1点,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被安全送至ICU监护。术后第二天,患者神志逐渐转清,自主呼吸与循环功能稳定。随后转至呼吸科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
张大爷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该院呼吸科团队在老年危重症救治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为患者赢得新生,也为同类疾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该科室将持续精进,不断提升疑难复杂疾病救治能力,以更精湛的医术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危重患者筑牢生命防线。通讯员 王雨晴 穆婷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