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总是对药物使用有疑问,今天终于得到专业的解答,心里踏实多了。”近日,为迎接9月25日“世界药师日”的到来,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学部第一党支部的药师们与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关注健康,咨询药师”的义诊系列活动,就合理用药,给广大老百姓送来一份实实在在的健康“大礼包”。
专家进广场,“老病号”药箱迎来“大瘦身”
当天上午9点不到,咨询台刚刚布置妥当,华海3C广场上就排起了长队。“同样是降压药,是不是进口的药更好一些?”“我平时吃保健品,和现在吃的药会有冲突吗?”面对居民们的疑问,药师们耐心地结合专业知识进行通俗讲解,并辅以精心准备的科普宣传材料,一一给予了详尽细致的解答,双方互动热烈,学习氛围浓厚,也让紧锁双眉前来咨询的市民们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现场,今年刚退休的朱先生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赶来,里面装着他正在服用的十几种药。“自从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我先后看了好几家医院,每个医生都开了药,我也知道‘是药三分毒’,可能伤肝伤肾,也不知道这些药没有重复犯‘冲’。时间长了,药越吃越多,心里越来越没底。”药师们仔细查看每个药盒,一边分类一边解释:“这两种药药理作用相似,可以保留一种;这个药晚上服用降压效果更好……”经过梳理,朱先生的药箱“瘦身”成功,他高兴地说:“经过专家这么一整理,不仅药箱轻了,这下连吃药的心理负担都减轻了!”朱先生向药师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网红减肥神药瘦身针我能打么?”科学瘦身如何护“肾”护“心”……药师们拿着编撰的“科学减重合理用药”的科普宣传册来到广场中央,迅速被晨练的市民和路过的上班族团团围住。王女士激动地说:“今天终于听明白正规减肥药的原理了,去年网购的减肥药害得我上吐下泻,住进了医院,要是早点得到药师的专业指导就好了!”
开设联合门诊,精准解决居民用药难题
在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门诊,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师和社区药师一起,进行慢病药物治疗管理,带着药盒子前来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很多患多种疾病、服多种药物的居民,在药师的指导下,吃的药少了,用药方式规范了,用药依从性提高了,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达标了。经过口口相传,主动到中心寻求药学服务的居民越来越多。65岁的张阿姨说:“有了药学门诊,再也不怕多吃药、吃错药了。”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影壁社区的老教授家里。这位72岁的老人拿出了每天要吃的近二十种药,说最近体检发现尿酸升得很高,并出现了脚疼的症状,正准备去就医。药师们迅速进行药物重整,结合检验报告,精准识别出潜在风险药物,梳理排查出可能导致尿酸升高的利尿剂重复使用,并与家庭医生紧密协作,为其优化了降压治疗方案。老教授激动地握住药师的手:“你们把这么专业的药学服务送到家里,精准解决了我的难题,真是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记者了解到,除义诊、撰写科普材料外,还积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药师提供居家药学服务,成立三级医院药师与基层药师联动的家庭药师团队,充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优质药学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欢迎。
推出“药师流动双通道”,打通居民药学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病共患、多重用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学部第一党支部书记、主任药师朱君荣表示,“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保健品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如何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这些都需要专业药师提供科普服务。”
据了解,门急诊党总支药学党支部与兰园社区结对共建以来,本着“党建共建、惠及群众”的理念,还创新推出了“药师流动双通道”机制:一方面推动三甲医院临床药师资源“沉下去”,深入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将基层药师骨干“送上来”,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培训、进修活动。并以“床边带教、手把手”的形式指导基层药师开展专业药学服务,协助兰园社区开设了心血管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咳喘药物治疗管理门诊、糖尿病药物治疗管理门诊等药学门诊。
“通过支部共建,我们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升,社区居民也在了解药师、信任药师、依赖药师!”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尤玲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