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京晨报

全国各地 中秋民俗丰富多彩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21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庆长假里,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又一个充满诗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这个源自天象崇拜、丰收祭月的古老节日,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以其丰富的民俗活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亲情色彩,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区焕发着持久魅力。

祭月赏月:

与天地对话的古老智慧

中秋的核心,始终绕不开一个“圆”字,一顿精心准备的团圆宴,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仪式。餐桌上那一枚枚小小的、圆圆的月饼,包裹的是千年不变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月饼以其形喻“月圆”,以其味寓“甜蜜”。从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到创新的流心、冰皮,月饼的演变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不变的是其承载的“阖家团圆”的核心寓意。

自古以来,“赏月”便是最风雅的习俗之一。古代盛行的“祭月”仪式也是源远流长。古人设香案、陈瓜果,以虔诚之心敬畏自然。如今虽已简化,但许多家庭仍会在月下摆放瓜果月饼,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全国各地;

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

中秋节的时候,全国各地还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无限趣味。

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会拜“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兔儿爷,兔首人身,身披甲胄,最初用于祭月,清代后成为儿童玩具。人们在中秋夜供奉兔儿爷,祈求平安。

杭州等地中秋有观钱塘江潮的习俗。钱塘江大潮在中秋时节最为壮观,人们通过观赏潮水,感受自然的磅礴力量。

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每年中秋会举办舞火龙盛会,人们用珍珠草扎成火龙,插满香火,在街道上舞动,以祈求平安吉祥。这一习俗始于19世纪末,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彝族等少数民族在中秋之夜会举行“跳月”活动,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过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节日文化。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