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着重指出,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天宁区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典范的征程中,郑陆镇勇挑大梁,成为关键力量。它以独特旋律奏响城乡融合“三部曲”,在历史文化传承上深挖潜力,让古老韵味与现代活力交织;在民生福祉增进上精准发力,补齐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短板;在经济创新发展上持续加力,推进高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凭借一系列有力举措,郑陆镇正助力天宁区加速绘就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生活富的城乡融合新画卷。
城乡融合中扬长板 特色文旅迸发活力
踏入焦溪古镇,时光仿佛悄然放缓。古宅错落,黄石半墙别具风情,石板路蜿蜒曲折,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扑面而来。古镇居民家敞开大门,头发花白的大娘满手面粉,制作着糯米团子、铜鼓饼、韭菜饼,小巷氤氲在家的味道里。近些年来,焦溪古镇历经蜕变,已然成为郑陆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夺目名片,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去年,古镇入选新修订的全国首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注入,为焦溪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工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古镇未来的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古镇上焦溪中学旧址、中街4区、是家大院等修缮类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项目陆续临近完工。这些修缮项目在悉心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精心修缮,让古建筑重焕生机。市政工程类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东街东下塘、老新街等综合管网工程,以及西街街河延伸段的河道恢复疏浚等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古镇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古镇品质。
依托焦溪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郑陆镇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全新活力。“大乐焦溪”实践案例荣膺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全省首批全媒体志书《江苏名村?焦溪村志》成功发布,这些成果极大提升了古镇的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去年,舜山小镇开园后,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成功打造出江浙沪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会客厅与旅游热门地。同时,焦溪古镇与舜山小镇等旅游资源有机串联,精心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除焦溪古镇外,郑陆镇还坐拥众多历史文化瑰宝。寺墩遗址成功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力见证了郑陆镇悠久的历史。目前,寺墩遗址保护规划已顺利获批,并获得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高晓声文学馆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两届“高晓声文学之约”,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焦溪糍团、焦溪油酥饼等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焦溪翠冠梨、黄天荡清水蟹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特色文化与农产品成为郑陆镇对外宣传的闪亮名片,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多元化发展。
城乡融合中补短板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曾经,郑陆镇在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方面与城区存在一定差距。如今,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这些短板正逐步补齐,城乡发展愈发均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教育乃民生之本。郑陆镇积极推进合作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落地生根。郑陆实验学校中学部与正衡中学、三河口小学与解放路小学开展深度合作办学,成效斐然。郑陆实验学校小学部在与局前街小学合作办学后,学生素养竞赛成绩大幅跃升,各类竞赛获奖人次较两年前增长60%以上,学校成功创建为镇区内首个常州市新优质学校。
季子幼儿园与常州市机关幼儿园合作办学,将纳入其教育集团一体化教学体系,目前整体工程现已竣工,计划今年下半年新学年正式招生。焦溪中学改扩建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为当地学生营造更优学习环境。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郑陆镇补短板的关键内容。郑陆镇两所卫生院与市一院、三院、中医院等城区三级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开设专家门诊和共建科室达17个,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郑陆卫生院成功建成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获评市二级乙等基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诊疗中心获评省级功能中心,这些成绩标志着郑陆镇医疗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人居环境改善关乎居民生活质量。郑陆镇深入推进全域环境大整治,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持续发力,拆除、改建旱厕,新改建农村公厕,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同时,加强河道治理与绿化提升,打造出一批美丽宜居乡村。
为实现居民住有所居,郑陆镇在住房保障方面下足功夫。大宁佳苑905套定销商品房交付使用,横沟村现代化宜居农房(一期)、舜新家园(二期)东侧地块主体完工,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感与满意度。
此外,郑陆镇在文明城市测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长效管理季度考评中位居全市前列,并申报全国文明镇。
城乡融合中创新板 推进天宁高新区创建
郑陆镇在经济发展领域持续创新,积极推进天宁高新区创建以及经济发达镇培育与改革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省级高新区启动创建以来,天宁高新区发展迅猛。天宁高新区锚定“锡常协同发展高地、现代生态科技新区”,明确重点发展“1新+2高+N未来”产业体系,构建“一谷两带领三片、山水绿链织新区”总体空间格局。围绕这一定位,天宁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现有工业企业近150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59家,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干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镇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在科技创新方面,天宁高新区成果丰硕。高企、发明专利总数在五年内实现翻两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00件,在全市领跑。现有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6家,新建和在建科创载体超50万平方米。与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合作成立天宁创新中心和江苏开尔文干燥科学技术研究院,围绕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同时,作为全省第三批经济发达镇培育对象,郑陆镇在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矛盾化解等方面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创新推行“提前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服务模式,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入选全省政务服务“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乡镇,推出全省首个“苏服办”App镇级专栏,建成全市首个乡镇智慧政务“云综窗”,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郑陆镇还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学习借鉴“儒林实践”,创新探索“133”工作法。通过优化平台建设,完善队伍管理、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工作高效开展。“智慧镇街”一体化平台持续升级,实现全域全量工单线上流转,提高基层治理的精准度与效率。
郑陆镇在城乡融合发展征程中,凭借扬长板、补短板、创新板“三部曲”,在文化旅游、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郑陆镇党委书记李汉田表示:“2025年是区划调整十周年,作为打造天宁城乡融合典范的重要组成,郑陆镇正加速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创业、教育医疗、居住生活等基本条件日趋完善,发展框架逐步成型,全镇上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闯出了一条具有‘郑陆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本版撰稿: 汤怡晨 沈冬霞
本版供图: 郑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