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木板上雕出半个世纪前的奔牛老街

日期:03-27
字号:
版面:第A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谈必行 王锐

通 讯 员 须倩怡

“运河边的孩子,骨子里都带着水波纹。”最近,由常州籍演员白鹿主演的电视剧《北上》热播。剧中,大运河畔几代人传承奋斗、回馈家乡;剧外,在运河边长大的新北区奔牛镇陈巷村村民李国方,在一块木板上雕出了记忆中的奔牛老街。

李国方是奔牛镇上小有名气的雕刻爱好者。退休后,他靠着年轻时的一点美术功底和钻研劲头,以一把榔头、一套凿子开始自学根雕,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十几年来逐渐积累了500多件雕刻作品,还曾在奔牛镇文体站展出。奔牛老街的木雕,是他投入颇多感情的一件作品。

“你看,这是万缘桥,这是百货公司、老公社和茶馆,当年旁边还有一排小店。”在李国方家中,奔牛老街的木雕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李国方指着每一处建筑,如数家珍。在渡船口下方,他还雕了几艘运河里的老式拖轮船。“我小时候,经常从陈巷村走到老街上去玩,到运河边的桥下买点小东西、磨个剪刀。”

大运河常州段由奔牛镇入境,奔牛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1959年出生的李国方,是土生土长的奔牛人。50多年前的奔牛老街,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前几年,朋友送了他一块适合做八仙桌的木板,李国方想了又想,最终决定用这种方式留住童年记忆。

木雕一角,有李国方老伴的一段题词:“老街有我太多的回忆……药铺、牙科、茶馆店、水果摊、修锅补碗铜匠摊……看平行老街的运河里来往穿梭的木船、摇橹的纤夫,这独特的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一些画面不再,但全长1.3公里的奔牛老街依旧陪伴着运河畔的奔牛人。近年来,奔牛老街不仅留住了大桥文化下的市井老腔调,更在运河沿线的改造复兴中逐步焕发新生。此外,随着古运河奔牛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建设,奔牛镇不断刷新着运河整体风貌品质,南岸2.8公里的生态步道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已成为奔牛百姓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